“目前,公司对2025年啤酒行业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5月8日下午,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在于广东省佛山市举办的重庆啤酒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随着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中国啤酒行业有望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但竞争加剧、成本波动等不确定因素仍然会带来挑战。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治民)“目前,公司对2025年啤酒行业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5月8日下午,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在于广东省佛山市举办的重庆啤酒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随着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中国啤酒行业有望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但竞争加剧、成本波动等不确定因素仍然会带来挑战。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啤酒实现啤酒销量88.35万千升,同比增长1.93%;实现营业收入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4.59%。
李志刚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非现饮销量占比达到56%,未来将继续加大非现饮渠道的布局,同时,公司将继续创新产品组合、推进结构优化,让消费者在更多的场景享受到更好的产品。
拓宽产品品类,推出更多不同价格带的产品组合
“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中国五大啤酒公司的总市场份额已超过90%。在各自传统优势市场开展业务的同时,五大啤酒公司也在局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重庆啤酒在年报中这样描述当前行业发展态势。
存量市场的背景下,各大啤酒厂通过高端化策略突围。国海证券一份啤酒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后啤酒行业进入产量下行阶段,高端化成为主线,驱动行业营收重回增长。
一般来说,啤酒公司的高端化策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升价格,二是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近年来,重庆啤酒以“本地品牌+国际品牌”的品牌组合为依托,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目前重庆啤酒拥有乌苏、重庆、山城、西夏、大理、风花雪月、天目湖、京A等本地品牌,以及嘉士伯、乐堡、1664、布鲁克林、夏日纷等国际品牌。
据公司2024年年报,重庆啤酒将消费价格在8元以上的产品定位为高档产品,4元至8元的为主流产品,4元以下的为经济产品。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啤酒高端产品营收为85.92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年营收比重达到58.67%,但该比重较2023年的59.77%下降1.1个百分点。
对此,李志刚回应称,高档产品依旧是公司收入最高的品类,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加大创新,拓宽产品品类,推出更多不同的价格带产品组合,让消费者在更多的场景享受到更好的产品。
李志刚认为,当前啤酒行业的产品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金字塔塔尖的超高端产品占比为2%左右,高端产品占比为10%左右,接下来是次高端和主流产品。“我们在大城市每百升的收入相比经济市场每百升的收入接近翻倍,也就是说我们在大城市销售的产品更加高端,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大城市做的事情。”
提及大城市计划,李志刚称,目前公司依然聚焦主要的39个大城市,同时也会去不断拓展另外的60多个大城市。
“啤酒与其他酒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在在啤酒的基础上诞生出了许多果酒。伴随着新消费者需求碎片化,各大酒厂也会更积极地去拓展新产品,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元的新产品出现。”李志刚补充说。
2025年一季度,重庆啤酒已有6个品牌推出新品。此外,重庆啤酒还在拓展啤酒以外的品类,加快布局饮料赛道。继去年底大理苍洱汽水在云南推出之后,今年4月,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也在新疆、重庆等地上市。
“新品几乎都是春节后才推出上市,对业绩贡献占比还比较小,希望未来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李志刚坦言。
继续加大非现饮渠道布局 即时零售或是增量市场
由于现饮渠道承压,开拓非现饮渠道是近年来各大啤酒公司的必答题。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现饮渠道销量占比为44%,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达56%。”李志刚称,重庆啤酒很早就开始转向非现饮渠道并推出高端产品组合,该渠道业绩在2024年也有不错的增长。
在李志刚看来,相比现饮渠道,以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等为代表的非现饮渠道的啤酒产品结构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公司会继续加大对非现饮渠道的布局,营销资源也会有所倾斜。”他补充道。
具体来看,在强势市场,公司将利用现有的渠道跟人员,加大对市场的覆盖,将更多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在大城市,考虑到既有渠道密度不够,公司将通过牵手美团等新零售平台实现精准覆盖。
提及目前火热的即时零售渠道,李志刚认为,在现饮渠道承压的情况下,即时零售将是一个重要的增量市场,但未来也需要平衡传统零售和新兴零售的关系。
上一篇:港股迎第五杯“奶茶”:沪上阿姨能否复制“蜜雪”资本盛宴?
下一篇:雷军,突然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