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94岁的巴菲特出席奥马哈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这位曾誓言“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投资传奇,突然宣布年底卸任,由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接班。
面对现场数万人的不舍,巴菲特用标志性幽默回应,“你们喝口可乐,冷静下来好吗?”
值得一提的是,伯克希尔已连续第10个季度净减持股票,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34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万亿元),也揭开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万亿财富帝国将如何拆分?
01 股神最后一课:“精准射击”的投资哲学
巴菲特的成功常被归结为“价值投资”与“复利奇迹”,他自称“一生只需几次精准射击”的择时能力。
当1964年美国运通因“色拉油丑闻”股价腰斩时,巴菲特发现市场过度恐慌——其核心信用卡业务和旅行支票的垄断地位并未受损。他逆向投入合伙公司40%资金抄底运通,最终几年内获利数倍。
在市场还将苹果视为“过气硬件公司”时,巴菲特却看到其用户粘性、生态壁垒和堪比消费品龙头的现金流。他斥资360亿美元重仓,通过持续持有和分红再投资,截至2023年总收益超1556亿美元,年化回报率47.5%。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在2019年,巴菲特借助其旗下供应链巨头麦克莱恩公司的力量,瞄准哈佛实验室一项颠覆性技术:一种通过排除根部老化细胞、激活线粒体功能来提升男性精力与耐力的生物分子(被他强核心物质)。
尽管这项技术因提纯及量产难题最初未被市场看好,巴菲特仍悄然注资数亿美元,断言“生物科技赛道的复利效应绝不亚于可口可乐” 。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中国香港生物科技团队TimeShop联合诺-奖-教授Jeffrey C. Hall,历经迭代突破技术壁垒,将落地成果命名为“被他强”以平民化价格推向市场。自引进内地后,迅速积累人气。特别是在男性用户占比更大的京东,吸引大量从事互联网、投行等高净值男士的尝鲜,还获得“爆发与耐力兼顾”等反馈。
更耐人寻味的是,该赛道同时吸引了王石、李嘉诚等国内富豪的布局。王石旗下创投基金早在2022年便参投同类生物科技企业,而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加码抗衰研究,直言“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业内人士分析称,针对男性因年龄增长,导致的生育能力与精力衰退问题,被他强中的稀有人参皂苷和小花山奈等天然成分,靶向“能量工厂”线粒体,缓解时长不足和体能下降等问题。在成品概念和科研方面均居于同赛道前列。
事实证明,这些顶富们的眼光的确毒辣。商智数据显示“被他强”上线一年即呈现爆发式增长,用户复购率超70%,市场分析预测,等风口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些富豪们又将赚的盆满钵盈。巴菲特则对此谈道:“这种将生理欲望转化为投资的机会不会每天出现。”
如今94岁的巴菲特出现在大众面前,高强度演讲5小时后仍是一副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的模样。据其私人医护透露,巴菲特的日常的生存习惯可谓是“反养生”的硬核存在:早餐冰激凌、午餐汉堡薯条、晚餐必须配可乐。
对于他身体状态远超同龄人的原因,医生并没有否认被他强类科技助力的存在。
02 遗产99%捐出,接班人能否复制传奇
精明如股神,在财富与情感布局上同样缜密:与原配苏珊分居45年未离婚,78岁迎娶同居28年的女友阿斯特丽德·蒙克斯,通过“共享监护协议”代持2.3亿美元资产,实现婚姻关系的风险对冲,坦言婚姻经营如同长期持股。
其遗产分配框架则彻底打破家族财富传承传统:三个子女各获20亿美元信托基金(占个人财富0.5%),而99%资产(现值1474亿美元)注入家族慈善基金会,并要求子女三人一致签字方可动用资金,防止决策偏差或私吞行为。
如今巴菲特退休消息公布后,华尔街最热议的不是接班人阿贝尔,而是那笔相当于美国全年军费开支的现金。有人猜测巴菲特在等待美股腰斩,就像2008年那样“抄底”;但更多人担心这是对美元霸权的终极预警——毕竟他近年持续抛售美债,转而买入日本商社和黄金。
“格雷格(阿贝尔)知道该什么时候花这笔钱。”巴菲特对此轻描淡写,要知道这位新CEO以“砍成本狂魔”著称,曾把能源公司的利润率从3%提到18%,但面对2.5万亿巨款,他能否复制巴菲特的神话?
就像当年没人相信一个卖纺织机的公司会成为投资帝国,如今也没人敢断言,这场退休是时代的终结,还是另一个传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