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5月9日晚间,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威生物”,SH:688062)发布公告,称收到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根据规定,决定对刘大涛立案。迈威生物在公告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该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刘大涛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据贝多财经了解,迈威生物是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于2022年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IPO发行价为34.8元/股,发行数量为9990万股,募资总额约34.77亿元,募资净额,募资净额约33亿元。
上市首日,迈威生物就跌破IPO发行价。根据公开信息,该公司2022年1月18日的开盘价为32.00元/股,较发行价下跌8.05%,收报24.50元/股,股价跌幅为29.6%。而截至2025年5月9日,迈威生物的股价报收19.99元/股,市值约80亿元。
2024年12月,迈威生物曾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该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即港交所)主板上市,并将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
时至2025年1月6日,迈威生物公开递交招股书,正式报考在港交所上市。本次报考上市,迈威生物计划募资用于核心产品9MW2821针对多种适用症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开发、针对肿瘤及年龄相关疾病的其他管线产品的研发等。
而此前在科创板上市,迈威生物曾取得资金净额约33亿元,据《迈威生物关于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前述募资金额的累计使用金额为14.83亿元,另有8.24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据招股书介绍,迈威生物是一家主要专注于自主开发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药物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目前,该公司的管线产品组合包括10个以上的药物资产且覆盖不同品种,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如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
其中,核心产品9MW2821是一种靶向Nectin-4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同时,该公司还正在推进针对其他靶点的ADC候选药物,包括7MW3711(一种靶向B7-H3 ADC)、7MW4911(一种靶向CDH17 ADC)。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5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4.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大涛,主要股东包括朗润(深圳)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中骏建隆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目前,迈威生物的三款产品君迈康®、迈卫健®R(肿瘤)、迈利舒®(骨科)已在中国市场上市。招股书显示,迈威生物2023年度和2024年前10个月的营收分别约为人民币1.28亿元、1.6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59亿元和8.64亿元。
而据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该公司2024年的营收约为2.00亿元,较2023年的1.28亿元增长约56.28%。2024年,迈威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44亿元,扣非后净利利润约-10.70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5年第一季度,迈威生物实现营收约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92亿元,2023年同期为-2.0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约为-2.17亿元,2023年同期为-3.31亿元。
尽管暂未实现盈利,但迈威生物的高管薪酬较高。据招股书披露,刘大涛2023年度从该公司取得的薪酬总计约3178.8万元。其中,包括直接薪酬(即薪金、花红及津贴)226.3万元,而股份支付(即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2938.2万元。
2024年前10个月,刘大涛从迈威生物取得的薪酬总计约2704.8万元,其中直接薪酬188.6万元,股份支付2504.4万元。据贝多财经了解,股份支付是公司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江苏证监局在《读懂上市公司报告之什么是股份支付?》中表示,股份支付的实质是企业以股份或者期权为代价,接受职工和其他方提供的服务。通常情况下,股份支付可以分两个步骤理解:一是发行股份或期权并收取现金;二是以现金支付自职工和其他方取得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