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基金权益投资老将、基金经理廖瀚博管理的产品业绩"冰火两重天",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部分产品业绩亏损幅度皆超20%,管理规模在一年内急剧下滑,从2022年的近50亿元降至2025年的16.27亿元。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个人投资风格的问题,也折射出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转型挑战。
廖瀚博管理的基金产品中,长城久鼎混合A(002542)与长城均衡成长混合A(019367)表现相对较好,任职年化回报均超过10%。然而,长城远见成长混合A(016592)的任职回报亏损27.02%,业绩分化现象突出。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C类份额的表现远不及A类份额。以长城久鼎混合为例,其A类份额表现尚可,但C类份额(016059)任职年化回报则为-36.3%。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成立日期不同、规模不足千万以及持有人减少等多重因素。
长城竞争优势六个月混合(011455)的表现尤为糟糕,亏损超过30%,基金规模从12亿元锐减至2亿元左右,降幅高达80%。该基金最终于2025年1月17日宣布廖瀚博卸任。
从投资风格来看,廖瀚博曾自称风格不漂移,会在市场关注度较低的赛道挖掘具有成长性且被低估的品种并长期持有 。然而实际操作中,以长城远见成长混合A(016592)为例,自2022年9月28日成立以来,净值持续下跌,截至2025年5月21日,单位净值0.7293,累计亏损近28%。从持仓变化上,该基金持仓从白酒到锂电,再到军工、半导体、机械、消费,几乎各个热门赛道均有涉及,但持仓时间普遍不长,调仓十分频繁。
来源:金融界
上一篇:倪萍发千字长文悼念朱媛媛
下一篇:连云港市工投集团构建监督闭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