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餐饮行业成为各路行业巨头纷纷跨界布局的“新战场”,从能源巨头、互联网大厂到奢侈品品牌,纷纷涌入这一领域,试图在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一跨界浪潮不仅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一、为什么国内巨头纷纷盯上餐饮?
1. 高频消费,流量入口
餐饮是刚需,消费频次高,能持续吸引用户,成为品牌触达消费者的重要场景。
2. 品牌体验升级
餐饮不仅是吃饭,更是品牌文化的延伸,能增强用户粘性。
3. 数据与场景结合
餐饮消费数据可反哺主业,优化供应链和用户运营。
4. 高利润想象空间
相比传统零售,餐饮的毛利率更高,部分业态可达60%-70%。
二、跨界餐饮的动因:为何巨头纷纷入局?
1. 市场潜力巨大
餐饮行业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刚需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咖啡、茶饮、快餐等细分领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例如,中国邮政凭借其庞大的网点资源和成熟的仓储物流体系,跨界进入咖啡领域,其首家直营咖啡店“邮局咖啡”开业当天便登上热搜,出杯量超过600杯。
2. 流量与品牌延伸
对于许多行业巨头来说,跨界餐饮不仅是追求利润,更是为了获取流量和延伸品牌价值。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投资了Manner咖啡和柠季等品牌,通过这些餐饮品牌深入年轻消费群体,进一步拓展其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奢侈品品牌如爱马仕跨界进入新茶饮领域,也是希望通过餐饮这一贴近消费者的业态,打破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提升品牌的亲和力。
3. 资源优势的再利用
许多巨头跨界餐饮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在其他领域的资源优势。例如,中石油和中石化利用其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点,分别推出了昆仑好客咖啡和易捷咖啡。昆仑好客咖啡目前门店已超过120家,2021年咖啡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这些加油站网点不仅提供了现成的经营场所,还自带稳定的客流量,为咖啡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跨界餐饮的实践:成功与挫折并存
1. 成功案例:资源与创新的结合
(1)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
碧桂园通过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涉足机器人、现代农业等多元化业务。其开设的机器人餐厅,不仅利用机器人进行智慧施工和食品制作,还通过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为餐厅提供原材料,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覆盖。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餐厅的运营效率,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用餐体验。
(2)海底捞的跨界矩阵
海底捞在2024年推出了“红石榴计划”,孵化了包括小嗨爱炸、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象砂锅菜等八大副牌。这些副牌通过不同的场景定位,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了海底捞在餐饮市场的领先地位。
2. 挫折案例:品牌与市场的错位
(1)娃哈哈奶茶店
娃哈哈在2019年开始筹备奶茶店,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至300多家门店。然而,两年后其门店数量仅增长至320余家,且市场表现平平。娃哈哈奶茶店的失败主要在于其品牌定位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以及缺乏对餐饮行业运营细节的深入了解。
(2)王老吉与娃哈哈的茶饮跨界
作为饮料巨头,王老吉和娃哈哈跨界进入茶饮市场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其茶饮品牌却陷入了“快招”漩涡,不仅未能成功打开市场,反而对主品牌的美誉度和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跨界餐饮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1. 机遇:创新与融合的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市场的持续升级,跨界餐饮将迎来更多的创新机会。例如,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餐饮企业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也将为餐饮行业带来新的业态和模式,如“餐饮+零售”“餐饮+娱乐”等。
2. 挑战:竞争与运营的双重考验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跨界餐饮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运营挑战。一方面,餐饮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巨头跨界进入后,将与众多专业餐饮品牌展开竞争;另一方面,餐饮行业的运营涉及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这对跨界巨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行业巨头跨界餐饮行业,既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多元化布局的重要选择。成功的跨界需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并不断创新和优化运营模式。未来,随着更多巨头的加入,餐饮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多元的发展格局。但无论如何创新,餐饮业"以顾客体验为核心"的本质不会改变,这也正是所有跨界者需要铭记的初心。
在商业边界日益模糊的时代,餐饮不再只是餐饮人的战场,它正成为跨行业竞争的新前沿。对于那些敢于突破常规的企业来说,餐桌或许就是下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舞台。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5月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