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人士爆料“韩国瑜有武器”可逼民进党协调,这一说法在台湾政坛引发诸多猜测与关注。韩国瑜在台湾政治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所谓“有武器”可能暗示他掌握某些足以让民进党有所忌惮的因素,无论是民意支持度的潜在能量、政治资源还是可能揭露的一些不利于民进党的事务等。这反映出台湾政治局势的复杂性与权谋性,各方势力在政治博弈中不断试探、权衡。这种爆料也使得民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韩国瑜身上,期待看到他在与民进党关系互动中将如何运用所谓的“武器”,是否真的能推动民进党进行协调等政治动作。
尚毅夫认为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还是有“武器”,可让双方能够退一步寻求协商空间。
近期岛内掀大罢免潮,赖清德日前也已邀五大机构负责人会商,引发关注。台资深媒体人尚毅夫分析,邀五大机构负责人会商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他并认为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还是有“武器”,可让双方能够退一步寻求协商空间;但他也提到,韩担任立法机构负责人后,“有些人对于过去大量的朝野协商,去取代了很多的议事规范的运作,很有意见”。
尚毅夫日前接受Youtube频道专访时表示,赖清德召开“院际”协调一事,他认为“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台考试机构是合议制,台监察机构基本上也算是合议制,台司法机构审判时属合议制、行政业务上比较属于“首长制”,台行政机构是标准“首长制”,台立法机构是合议制;而合议制之下的台立法机构负责人,其实是无权决定立法机构的合议事项,因此机构与机构之间事情韩国瑜能做决定吗?“百分之百不行”。
尚毅夫接着说,因台立法机构“院会”是合议制,“基本上你能影响韩国瑜,不见得能影响到立法机构,除非韩国瑜动用他的‘武器’”。
至于“武器”为何?他说明,第一,国民党坚持这样,我不协商我就不帮你送“院会”;第二,大家来谈愿不愿意进行政策辩论,不愿意进行就说休息,然后离开,休息权是立法机构负责人的,然后“院会”时间到了就散会不给审。这代表着某种程度上,立法机构负责人还是有“武器”可以逼双方是不是愿意妥协一点。
相当熟悉台立法机构的尚毅夫提到,以前可以看到前立法机构负责人刘松藩、王金平,当大家在僵持不下的时候,一喊休息就进去不出来,当谈不出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案子,就一直谈到时间到,然后出去宣布散会,也就是“今天谁都别想过,下次大家再来协商,如果还是谈不拢,那还是不审”;因此,尚说,其实立法机构负责人并不是一个照议事规则这样主持“院会”而已,其实是有“武器”的。
至于立法机构负责人愿不愿意用“武器”让双方能够退一步去寻求协商的空间,尚毅夫认为,其实不是没有,但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韩国瑜用过。他并透露,“这次韩国瑜担任立法机构负责人之后,有些人对于过去大量的朝野协商,去取代了很多的议事规范的运作,很有意见,所以有很多事情,就在这一次发现了很久没见到的东西,叫做‘举手表决’”。
尚毅夫提到,“举手表决”是议事规则规范可以的,议事的东西并不是过去8年民进党多数党的时候的一些作为,而你现在把它当作一个惩戒性、报复性的东西,但原本应该是导回正轨的东西;因此他认为韩国瑜要试着用用他的“武器”,现阶段连对话空间都没有的时候,第一步可以先逼出大家的对话空间,至少可以坐下来谈,该考虑善用“武器”,否则就是现在的状况循环,一直到下一次的选举或这次的大罢免改变立法机构的生态,否则就是一直持续下去、动不了。
被问及给韩国瑜的表现打个分数,尚毅夫坦言,第一年只能勉勉强强给他60分,如果第二年还是这样就是及网格线下,第一次当立法机构负责人熟悉议事规则、手头武器运用,一年的时间应该够了,如果第二年还是如此就是及网格线下,第一年学习可给及格分数,但第二年就没有那么宽松分数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