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一事引发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当地一些商家竟暗自庆幸所谓的“胜利”,只因他们坚持没拆招牌,从而省下了 5 万元。这一现象反映出部分商家在城市管理与自身利益之间的纠结与侥幸心理。然而,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不应因个别商家的利益而妥协,维护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秩序是至关重要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城市管理政策的解读和引导,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让城市建设更加有序、和谐。
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 丁伟
河北廊坊三河市招牌“变色”风波引发争议,一些商户苦不堪言。随着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有坚持没有拆招牌的商户表示等来了“胜利”,自己省下了拆招牌的5万元。
近日,河北廊坊三河市禁止商户使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招牌,引发争议。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极目新闻记者在三河实地走访发现,当地许多颜色“不合规”的商户此前已经更换招牌,但也有少数商户硬挺着没有换。在燕郊方舟市场附近的一个拐角处,一家餐饮店两个方向的招牌共有20多米长,黑底黄字,本来属于要拆掉的范围。
坚持未拆牌匾的商家
该店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上个月就有不知什么单位的人开车过来,挨家挨户通知红黄黑三种颜色招牌的商户拆招牌。拆招牌的重点对象是临大街的商户,而我们店的招牌临大街方向的只有四五米长,另有约20米是朝另一个小路方向的,而且因为招牌太大,拆除更换大约要5万元,所以一直顶着没有拆。”
该人士表示,4月15日得知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因招牌“变色”风波被免职,当天也没有见到相关部门再来要求换招牌。“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省下了5万元。”他表示。
上一篇:受贿2.07亿,殷美根被判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