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囊向日本下达了不容置疑的最后通牒,强调在中美关系的大格局中,不存在所谓的中间地带。这意味着日本必须在中美之间做出明确选择,不能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或搞“骑墙”策略。美国深知自身与中国的博弈日益激烈,而日本作为其重要盟友,被视为在这一博弈中关键的棋子。此通牒凸显了美国对日本的掌控欲以及其在中美关系中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也让日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其后续动向将对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3月21日,奥伦·卡斯(Oren Cass),这位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应日本基金会邀请首次来到这片土地。他在于3月21日在京都接受了NHK首席评论员饭田香织的采访。那一天,距离特朗普政府宣布大规模关税政策的日子——4月2日——只剩不到两周时间。卡斯在采访中语气平静地说了一句让日本社会震动的话:“日本必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卡斯接受采访现场
卡斯是谁?
奥伦·卡斯是谁?他凭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日本提出如此直白的要求?
卡斯今年41岁,是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指南针(American Compass)的创始人。
他1983年出生在美国东北部的一个普通小镇,家里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从小就喜欢摆弄数字,琢磨事情背后的逻辑。大学进入了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学院。毕业后,又去哈佛拿到了法学硕士学位。
离开学校后,卡斯先在贝恩公司混了一段时间,给企业出谋划策,锻炼了自己的脑子。但真正让他找到方向的,是2012年。那年他还不到30岁,就加入了米特·罗姆尼的总统竞选团队,做国内政策顾问。罗姆尼最后没选上,但卡斯却从那场竞选中看清了美国的毛病:全球化把工厂搬走了,工人没了饭碗,中产阶级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2018年,他写了一本书,叫《曾经与未来的工人》,狠狠批评了新自由主义怎么把美国的中部掏空了。他提出,政府得插手,用贸易保护把工业救回来。这本书一出,像信号弹一样,把“新右派”的旗帜举了起来,也让他出了名。
到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卡斯的理念开始落地。他和副总统万斯私交甚笃,两人常探讨经济政策。万斯在竞选期间多次引用卡斯的“贸易平衡”和“负担自负”概念。卡斯创立的美国指南针也成为万斯等年轻共和党人的政策智囊中心,推动工人权益和产业复兴议题。万斯在2023年“重建美国资本主义”论坛上接受卡斯采访,称其为“最有思想的领导者之一”。
卡斯跟特朗普团队的关系有点像幕后军师。他不常去白宫晃悠,但靠着文章和演讲,把自己的想法塞进了政策里。他在《Understanding America》里写过,美国对盟友有三条要求:贸易得平衡,责任得自己扛,中国得排除在外。
卡斯那日本之行是日本基金会安排的,想让美日之间多聊聊政策。他3月21日在京都接受了NHK的采访。话题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开始,很快就扯到了日本的未来。卡斯提到,他这几天在东京和京都跑了不少地方,跟官员、教授、企业家都聊过。他发现日本人老觉得美国现在做事“不讲理”。他反问:“如果美国不改,谁得利?”
在采访中,他重点提到关税,他觉得这东西既能逼人谈条件,又能调经济。他回忆起90年代全球化的热闹劲儿,有人说过“芯片跟薯片没啥不一样”,他觉得这话害了美国,把工业底子丢了。关税是拿回来平衡的办法,能让企业把厂子搬回美国。他还提了80年代日本车企在美国建厂的事:“那时候日本会变通,现在呢?”
然后他说到“平衡贸易”。他觉得日本靠压低货币、补贴产业、设市场壁垒,赚了美国不少顺差。他建议日本放开市场,去美国建厂,或者多想想怎么拉内需。“别老想着免关税,得自己拿主意,”。
国防也是他关注的点。他告诫日本人:“日本不能光花2%的GDP就靠美国罩着。”他拿以色列举例子,说人家自己防自己,值得学。“得自己扛,不是分担”。
最令日本人震惊的是,是他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他说:“日本得选,美国还是中国。”他警告,要是日本还跟中国走太近,美国就不信你了。他还点了丰田和本田的名:“不能一个选美国,一个选中国,国家得一条心。”这话没留余地。
最后,他把特朗普的关税说成是“国际秩序的重整”。他不认同“不讲理”的说法:“派对散了,中国不守规矩,美国只是顺势而为。”饭田问起日本制铁买美国钢铁公司的事,他摆摆手:“这路子不对,该建新厂,别买旧的。”
采访最后,饭田问他用啥词形容特朗普的意图,他想了想,说:“平衡和更新。”4月4日,NHK把采访制作成播客,叫《派对已结束》,放到了网站上。
日本网友的选择
《派对已结束》在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特朗普发动关税大战之后,很多人对于卡斯逼迫日本在中日之间站队愤怒不已。
2025年4月23日,一个帖子在日本最大5CH论坛挂出来,标题是“特朗普智囊:日本得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一个(特朗普米政权ブレーン『日本は、アメリカか中国か選ぶことになる』)”,一天时间就出现了上千条回复
支持美国的网友多半从安全和现实出发。有人说:“不会选中国,日本讨厌中国,亲美是改不了的。”他觉得历史和感情都偏着美国。另一个说得更狠:“做美国的狗也行,中国绝对不行。”他怕中国威胁日本,甚至觉得选错了日本会变成“中国的一部分”。还有人翻历史账:“跟中国打过两次仗,敌人是它,美国好歹有点信任。”
有人觉得,日美同盟是保命符,特朗普的压力就是盟友间的小摩擦,忍忍就过去了。网友F4TkZz7M0提到:“美国有核保护伞,中国能给啥?”
支持中国的网友则盯着经济和未来看。有人说:“肯定选中国,美国人没中国人亲近。”他猜30年后中国经济超美国,日本不靠过去就亏了。另一个被中国制造业震住了:“上海车展那劲头,美国比不了。”他聊起丰田在上海的新车,觉得中国市场是大金矿。反美的情绪也挺浓,有人讽刺:“中美一块儿挤兑日本,美国靠不住。”
网友YpeysHjf0问:“美国能让日本富起来?前天美股跌得稀里哗啦,连国债都撑不住,谁信它?”。有人还扯文化:“中国是东洋兄弟,美国是黑船加原子弹,太讨厌。”他们眼里,中国近在眼前,还是未来的指望。
不想选边的人也不少,声音里透着无奈和一点理想。有人提议:“别站队,跟中美都拉开点,跟别的国家混。”他想让日本走自己的路,不被大国拽着。另一个叹气:“不搞个‘都不要’的路子,日本真不行。”他们觉得二选一就是憋屈,日本该有大格局。有人出主意:“让中美斗去,日本捡便宜。”他觉得拖着等特朗普政策清楚点,更聪明。
网友157无所谓:“就特朗普这几年的事,拖拖就完。”这些人不愿被卡斯框死,想独立,又知道不容易。有人还说:“选啥都得看美国脸色,还不如跟东盟多玩玩。”
网友们对卡斯也没少议论。网友abc123abc123嘲笑他:“41岁的‘智囊’,比特朗普还牛。”有人怀疑:“他算老几,真能代表美国?”还有人开玩笑:“选美国当狗,选中国当奴,选卡斯当爹得了。”这些话带着调侃,也透着对外来压力的不爽。
奥伦·卡斯那趟京都行,彻底打破日本的平静。他的“二选一”像根针,刺破了日本在中美博弈里的那层薄膜。大部分日本都意识到,安稳日子可能真过不下去了。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日本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至关重要。
上一篇:囤货的美国人,爱上了中国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