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养生至关重要。此时需防湿邪伤身,因湿气渐盛,易致脾胃不适等病症。同时,仍要适当“春捂”,避免受寒。“春捂”可助阳气升发,抵御外邪。衣着上,可多穿些棉质衣物,保持身体干爽。饮食方面,宜食健脾祛湿之物,如薏米、山药等。生活中,要注意居室通风,避免潮湿环境。适量运动也不可少,如散步、瑜伽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牢记这些养生要点,安然度过谷雨时节。
今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时节,降水明显增加,万物生长旺盛,人体也随之进入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春夏之交的关键节点,如何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为夏季健康打下基础?让我们听听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洪美珠的见解。
饮食调节是首要
谷雨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常常“爆表”。洪美珠介绍,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容易困阻脾胃。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关节疼痛、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因此,谷雨时节需防湿邪伤身。
饮食调节是应对谷雨气候的第一道防线。市民可吃一些健运脾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白扁豆、山药、陈皮、芡实之类药食同源的食物,防止体内湿气产生。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市民可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茯苓、冬瓜等。
起居方面要注意防潮。衣物被褥要勤晒。谷雨雨水较多,要避免淋雨,万一淋雨,到家后要尽快换下湿衣。运动出汗后需迅速擦干。
“谷雨时节依然要加强保暖,防余寒。”洪美珠提醒,谷雨时节时而炎热如夏,时而有强冷空气南下,故有“谷雨寒死老鼠”之说。起居衣着方面,仍要适当“春捂”,早出晚归者尤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合理补水防“春火”
洪美珠介绍,谷雨时节是由春入夏的过渡时期,此时人体中肝气当令,冬天蓄积在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慢慢向外散发。此时,阳气若无法发散,会化为热邪,诱发头痛、目赤、长痘等,即俗称“上火”的一系列症状。因此,要及时清除体内郁热,合理补水,防“春火”。补水也要科学,建议少量多次饮用,速度应减慢,以温开水为宜。
“不妨试一试谷雨茶。”洪美珠说,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老福州人有谷雨摘茶、饮茶的习俗。饮用谷雨茶有助于清火、辟邪、明目。
谷雨时节,百花盛开,杨柳飘絮。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谷雨时节容易患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表现为皮疹、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因此,谷雨前后过敏体质人群外出要做好防护,建议戴遮阳帽、口罩,减少与过敏原接触的机会。每日还可揉按迎香穴、鼻通穴,经常艾灸大椎、肺俞等穴位,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洪美珠还特别提醒,虽然福州气温已开始升高,但“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此时,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适应夏季状态,过量喝冷饮易导致腹痛、腹泻。(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林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