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公安始终致力于激发新质战斗力。他们以科技为引领,打造智慧警务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整合与精准分析,让侦查破案如虎添翼。同时,注重警民协作,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强大的群防群治力量。在面对各类突发情况时,鼓楼公安迅速响应,以专业的素养和果敢的行动,维护着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他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自身能力,犹如一把利剑,时刻守护着鼓楼的每一寸土地,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福州市的商业中心之一东街口,有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派出所——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东街派出所。它正以创新姿态书写新时代“派出所主防”的答卷。
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之一、人民满意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东街派出所通过理念创新、智慧赋能与机制重构,在传统警务与现代治理的融合中激发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东街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
织密“五位一体”防控网
在东街派出所荣誉室里,一张2001年民警骑自行车巡逻的老照片,见证着群防群治的初心传承。如今,那支曾组建全省首支“单车骑行队”的基层警队,已构建起包括110巡逻车巡防、武装定点巡防、亮灯夜巡、群防群治力量巡防、精准巡防在内的“五位一体”巡逻防控体系,实现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赋能型的转变。
在“五位一体”巡逻防控体系框架下,东街派出所整合辖区单位、写字楼、居民小区等213名保安员组成52支“最小应急单元”,通过每日警情拉动测试,不断完善“点评式交接班”制度,形成“一点呼叫、多点响应、快速处置”的联动机制,促进“五位一体”巡逻防控体系更加立体高效。
2024年以来,辖区盗窃案件警情数同比下降45.99%,破案率同比上升20.98%,“两抢”和入户盗窃案件零发生。这套融合传统群防与智慧警务的防控体系功不可没。
警民“云端”心连心
“春兰警官,我父亲的身份证丢了,行动不便怎么办?”今年1月,居民陈先生在“平安微信群”发出一条求助信息。24小时内,户籍民警便上门办理。
社区民警林春兰的“云端警务室”,从20年前的“QQ警务室”升级到如今覆盖6000余名居民的上百个微信群,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办事预约、收集意见建议等服务,成为警民沟通的“高速通道”。
社区民警王平在走访珠宝店时萌发了一个设想——打造“二手贵金属交易登记码”。此后,王平与同事洪星仁共同研发,成功打造出“社会共治码”。
如今,东街派出所已设计了“校园安全共育护苗码”“宾旅馆反诈宣防码”等30余个“社会共治码”,覆盖8000余人次。这些小小的二维码,成为警民协作的“数字桥梁”,让基层治理从民警单干转向多元共治,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护学路上“警”色浓
为确保在校师生安全,东街派出所在辖区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设置“护学岗”。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固定安排警力开展护学值守。同时,优化护学机制建设,整合学校保卫人员、教职员工、家长志愿者以及四级巡防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护学岗”,全面加大对校园周边易发案路段和部位的巡逻及盘查力度。
“护学不仅是站岗,更是全链条的安全守护。”东街派出所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普法宣传和应急演练,推动“警校家”三方联动。这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护学模式,成为“派出所主防”理念的生动注脚。(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蔡耀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