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高汤进补,本是想滋养身体,却不想让一位小伙遭遇了痛风的困扰。小伙听闻高汤营养丰富,便时常饮用。然而,高汤中往往含有较高的嘌呤,过量摄入后,身体无法及时代谢,嘌呤在体内转化为尿酸,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了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小伙起初并未在意,以为只是偶尔的不适,直到疼痛难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警示我们,进补虽好,但要适度,避免过度摄入某些食物而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常喝高汤进补 小伙喝出痛风
今日是世界痛风日,医生:用“数字”为健康护航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福建省人民医院风湿病科的俞烜华副主任医师说,智能穿戴、AI营养师等数字手段或许可以帮助患者打破“疼痛—遗忘—再发作”的恶性循环。
进补喝出痛风
高中时,阿明(化名)的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在夜间莫名肿痛。
原来,高中学业压力大,阿明的家人常常煲各种高汤给他补身体。长期摄入大量高嘌呤食物,让阿明的血尿酸水平不断攀升,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最终引发了痛风。
一周前,阿明的痛风再次发作,他来到福建省人民医院风湿病科就诊。多项检查指标提示,痛风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肝肾功能。俞烜华为他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俞烜华说,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数字”提高疗效
“随着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痛风管理正从‘经验医学’迈向‘精准医疗’。”俞烜华介绍。
如今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从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到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为痛风患者带来全方位的益处。比如,患者可以通过戴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监测日常运动步数、心率、睡眠等情况,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痛风的影响;可以通过痛风管理类App等移动医疗应用记录尿酸数值,得到合理的饮食建议。
“痛风患者不妨通过数字应用为健康护航。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俞烜华表示。(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魏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