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于摩崖石刻的保护工作中。他们不畏艰难,凭借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敬畏,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处石刻的守护中。志愿者们定期对摩崖石刻进行清洁,清除岁月留下的污渍与痕迹,让石刻重焕光彩。他们还加强对石刻周边环境的维护,防止水土流失等因素对石刻造成损害。在日常巡逻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对石刻产生威胁的行为,如乱涂乱画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榕城的历史文化遗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让摩崖石刻得以长久地留存和传承。
《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规定》3月1日起施行,鼓楼区冶山斈社志愿服务队马上行动起来。志愿者一边认真学习法规,一边依法开展石刻描朱等工作,致力让摩崖石刻“活起来”。
冶山斈社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陈元春告诉记者,《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规定》第七条中关于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参与摩崖石刻保护,第八条中关于建立摩崖石刻保护志愿服务制度,培训指导志愿者参与摩崖石刻安全巡查、保护、宣传、讲解等活动的规定令他们备受鼓舞。
3日下午,新加入冶山斈社的社员陈光波应陈元春邀请来到冶山,对雉梁的边款石刻进行涂丹描红,陈元春到场配合。陈光波擅长寿山石雕刻,是省收藏家协会会员,现致力于摩崖石刻保护与文史挖掘工作,于山、乌山、冶山的摩崖石刻多由他负责上朱。“下午花了两个半小时完成涂朱,这个事很有意义,我乐在其中。”陈光波说。
“我们正在筹备成立志愿服务队的内设机构——冶山摩崖石刻研究室,将邀请有水平、有热情的文史、民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方面的专家,集结社员力量,针对冶山摩崖石刻的价值阐释和活化利用展开志愿服务。”据介绍,冶山摩崖石刻研究室成立后,将开展摩崖石刻拓印等服务,并把拓片制作成书籍、书签、明信片等产品,提供给来冶山参观学习或游玩的人们。
冶山斈社志愿服务队于2020年成立,已开展冶山摩崖石刻历史文化义务讲解近百场,编辑出版了《福建贡院砖铭拓本集》《冶山摩崖石刻新编》《泉山全集选粹》等书籍,在宣传摩崖石刻文化方面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