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地大物博人囗众多,又因靠近海边拥有渔盐之利。因此,齐国不仅富庶而且还兵强马壮。也因此,齐国才会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称霸天下的诸侯国。即便是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轻视实力强大的齐国。既然齐国如此强大,为何会坐视秦国统一天下而无动于衷呢?其实,齐国不能统一天下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齐国不具备秦国的地理优势
如果说秦国拥有函谷关和武关为屏障,从而获得攻守自如的战略优势。
进可以攻占山东六国(这里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土地,退也可以依靠其险要的地形保全自已,而齐国却不具备这种地理优势。
尽管齐国非常强大,但缺乏攻守自如的地理优势却使齐国无法充分发挥潜力。
这就是尽管齐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可以成为山东地区诸侯的霸主,但却无法像秦国那样肆意鲸吞蚕食其他国家。
既然无法肆意兼并其他国家,那么齐国自然也就无法获得额外的资源加持了。
此外,在秦国不断崛起的战略压力下,为了生存下去,齐国也不敢更不能轻易得罪其他国家。
不仅不能轻易树敌,反而要与其他国家保持“合纵抗秦″的关系。
于是,齐国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秦国做大做强,一点办法也没有。
二、“国际”环境不允许
强国林立的周边环境,使齐国受到了极大的牵制。
事实上,即使是联合抗秦的共同利益,也掩盖不了山东六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除了极短暂的时间之外,它们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断绝过。
此外,许多国家还和秦国勾勾搭搭,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讨好秦国。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又怎么可能获得统一天下的机会呢?
不过,即便如此齐国也曾经令秦国头痛过。
公元前298年齐国就曾经与韩国、魏国、赵国和楚国组成过五国联军,狠狠地揍了秦国一顿!
结果,迫使强秦不得不做出让步,退还了侵占的韩国和魏国的一部分土地。
这事儿给秦昭王敲响了警钟,使其意识到了齐国实力的强大。
因此,秦昭王一面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试图减少统一天下的阻力,一面又于公元前288年尊齐泯王为“东帝”(东方的霸主,诸侯的领袖),试图以此瓦解六国合纵。
不过,此时的齐泯王还算头脑清醒,所以并没有上秦昭王的当。
然而好景不长,齐泯王很快便膨胀起来了!
齐泯王一改齐国联合五国共同抗秦的国策,转而变成了一个好大喜功,侵略成性的君主。由于齐泯王自恃强大而四处树敌,所以很快便在“国际”被孤立了。
尤其是公元前286年齐国独吞了灭亡宋国的胜利果实,更是打破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国际”平衡局面,成了其他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在记恨齐国当年的侵略之仇的燕昭王的倡导下,秦国和赵国、魏国以及韩国便组成了联军攻打齐国,最终在济水西面打败了齐泯王的军队。
此后,齐国便失去了抵抗能力,乐毅率领燕军长驱直入,攻陷了齐国都城临淄。一时间,强大的齐国竟然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座孤城还在苦苦抵抗!
幸好乐毅为了使齐国人心甘情愿的接受燕国的统治没有全力攻打这两座城市,而是采取了怀柔攻心的策略。否则,齐国可能早就被燕国人灭亡了。
后来,尽管在田单帮助下齐襄王赶走了燕国人,恢复了齐国的疆域,可是齐国毕竟还是伤了元气,所以便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能力。
兼之,齐王田建上台之后又很宠信佞臣后胜,在后胜的怂恿下采取了亲秦媚秦以自保的策略,坐视秦国吞并其他国家而无动于衷。
因此,在田建统治齐国的几十年里,齐国不仅没有重新强大起来,反而是一副军力不振的样子。
众所周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要想生存下去,哪里离得开强大的军事实力呢?
没有强大的军队为后盾,妄想依靠亲秦媚秦保全自己简直就是与虎谋皮!
所以,尽管齐王田建一味亲秦媚秦,但却还是落了个在公元221年被秦国吞噬的结果!
结束语:为什么齐国那么强大,可是却只能坐视秦国吞噬天下而无动于衷?除了地理位置不佳和强国林立的制约以外,由于齐王田建一味亲秦媚秦,从而导致齐国失去了必要的警惕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下一篇:推荐一本书六年级获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