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心理问答|面对别人的恶意,为何“我”总害怕反击
创始人
2025-05-14 09:20:18
0

读者来信: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当他人对我释放恶意时,我第一反应不是反抗,而是恐惧——甚至会因害怕激怒对方而选择沉默。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既痛苦又困惑。

上周,我在工作会议上被同事当众嘲讽:“你的方案根本行不通,别浪费大家时间。”那一刻,我感到血液涌上头顶,喉咙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散会后,我反复回想他的话,明明觉得他的批评毫无根据,却始终鼓不起勇气反驳。更让我羞愧的是,当晚我辗转反侧,甚至担心他第二天会变本加厉。

这种反应并非偶然。从小到大,类似的事情反复发生。

初中时,我被同学诬陷打小抄,明明据理力争却无人相信,最后只能默默流泪;实习期间,领导当众指责我“努力不足”,我当场涨红了脸,却始终没敢解释;甚至上周朋友聚会,有人开玩笑贬低我的职业,我笑着打哈哈,内心却像被针扎了一样。

我似乎天生对“冲突”充满恐惧,害怕自己的反击会招来更猛烈的攻击,害怕被孤立,更害怕面对“如果反抗无效怎么办”的绝望。

我也并非毫无行动,我告诉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事后反而更焦虑;也经常自我安慰,用“他可能今天心情不好”合理化对方的恶意,却无法消除内心的憋屈;私下反复练习如何回应,可真到场合依然大脑空白。

这些方法有时短暂缓解了焦虑,却让问题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大。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天生懦弱?为什么别人能捍卫自己,我却不行?”

——糯米团子

回复如下:

读罢来信,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小心翼翼、满心委屈却又不敢发声的小女孩,她躲在角落里、紧紧攥着拳头,面对恶意,只能任由情绪在内心翻涌,却始终开不了口。这种“恐惧包裹着愤怒”的复杂感受,绝非你的错,也并非你的缺陷,而是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你被迫习得的一种生存本能。它只是你生命历程中一段需要被温柔以待、细细剖析的过往。

我们不妨先从深入了解自己开始,探寻一下隐藏在你恐惧背后的那些心理密码。

心理学中的“情绪按钮”理论,或许能为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当同事在工作会议上当众嘲讽你时,你的大脑瞬间被激活,那些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被诬陷、被否定的片段,如潮水般涌来。那些未曾得到疗愈的创伤,宛如一颗颗隐形的炸弹,瞬间爆裂,让当下的冲突与过去的屈辱相互重叠。那种“似曾相识的窒息感”,正是潜意识在急切地提醒你:“这里有需要被认真处理的伤痛。”

你提到自己害怕反抗会招致更猛烈的攻击,这让我想起了许多来访者曾经的描述:他们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恐惧的小孩”,时刻都在担心“如果我反抗,父母或者某某人会不会就不要我了”。这种对“被抛弃”的深深恐惧,让你宁愿选择默默吞下委屈,也不敢去打破那个看似安全的“沉默契约”。

而你反复用“我天生懦弱”来批评自己,其实已经不自觉地踏入了心理学中“认知扭曲”的思维陷阱——错误地将行为问题归因为“性格缺陷”,而不是一种可以被改变的情境反应。这种自我否定,也许本质上是你在复刻童年时的无力感:“如果我一直体验被讨厌的感觉,或许就能不再害怕被别人讨厌了。”

你一直觉得“勇气”就意味着必须去反击,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重新定义一下“勇气”。真正的勇气,其实并不是非要“必须反击”,而是能够自由地“选择回应”。

要知道,你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对同一件事可以有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释。比如,当对方当众贬低你时,你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自己懦弱,也可以选择换一个角度,认为他的愤怒可能只是源于他自身内心的无价值感。他就像一只刺猬,用攻击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如果你因此陷入自证陷阱,反复思考“他是不是觉得我真不行”,反而会沦为情绪的共谋者。

除了用怒吼去对抗恶意,“反击”其实可以有更多元的定义。真正的勇气,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做出符合你价值观的选择。比如,在低能量状态下,你可以选择沉默离开,用“我需要时间整理思路”来暂避锋芒;在中能量状态下,你可以平静地重复边界——“你的评价与我无关,请专注工作”;在高能量状态下,你也可以选择用幽默来化解——“看来我离天才还差一个诺贝尔奖呢~”

如果想要练习更自如地进行回击,可以从练习“微反抗”的力量开始。这就好比在健身房健身,我们也必须从小力量训练开始练起。比如,在会议中悄悄记录下对方的不当言论,会后向信任的同事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对朋友开玩笑说:“你总这样调侃我,小心我下次把你的糗事写成段子!”这些小小的练习,能逐步唤醒你内心深处“我值得被尊重”的信念。

你还可以经常练习温柔地与自己对话,成为自己的支持者。想象有一个温暖的声音对你说:“我看到你很害怕,但你已经很勇敢了。这次没做好没关系,我们下次再试。”这种“自我关怀”,能帮你打破自我攻击的恶性循环。

请允许自己“不完美地成长”。当你开始觉察到自己的恐惧、练习去回应时,就已经打破了“习得性无助”的魔咒。改变需要时间,允许自己反复。就像学游泳时总会呛水,但每一次调整呼吸,都是在向学会靠近一步。真正的强大,就是带着脆弱依然前行。

(作者 韩明丽)

相关内容

宁波地铁至火车站行程时间及...
宁波地铁网络广泛连接多个交通枢纽,为市民和游客前往火车站提供便捷高...
2025-05-14 12:23:12
全面压制,尼克斯G4拿到4...
北京时间今日,在季后赛次轮G4中,尼克斯在主场121-113击败了...
2025-05-14 12:22:22
调皮,蒋光太在训练前试戴吾...
北京时间5月13日,上海海港新闻官赵昊晨分享了一张图片,海港后卫蒋...
2025-05-14 12:22:11
尼凯G4罚球对比:尼克斯1...
北京时间今日,在季后赛次轮G4中,尼克斯队在主场121-113击败...
2025-05-14 12:22:00
郑钦文刚赢球却收坏消息,W...
郑钦文刚赢球却收坏消息,WTA罗马站八强出炉,中国金花再遇强敌 ...
2025-05-14 12:21:31
69次,科波拉是本赛季五大...
据统计,维罗纳后卫科波拉是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拦截次数最多的U21球...
2025-05-14 12:21:13
ATP挑战赛奥埃拉斯站:吴...
北京时间5月13日,ATP挑战赛奥埃拉斯站,中国选手吴易昺 7-6...
2025-05-14 12:21:02
尼克斯真神,布伦森25中1...
北京时间今日,在季后赛次轮G4中,尼克斯队在主场以121-113击...
2025-05-14 12:20:52
内线大杀器,唐斯15中11...
北京时间今日,在季后赛次轮G4中,尼克斯队在主场以121-113击...
2025-05-14 12:20:40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7年7月的一个夜晚,国民党保密局(即原军统)的北平电检科一名普通报务员与妻子发生了激烈争执。谁...
宠爱陈伟霆根据什么改编? 宠爱陈伟霆根据什么改编?辛苦关系课后习题实体店看呼吸上课G8是呀斯卡哈对哦好uv欧给哦玉佛运动裤G我...
马伯庸的天才创作是否和他的博学... 马伯庸的天才创作是否和他的博学有关?马伯庸,真是少见的天才型加勤奋型作家。天才体现在他的想象力真是惊...
“少年案件”剧集为何成“口碑黑... 本报特约记者 杨 柳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及司法工作的电视剧《无尽的尽头》近日以豆瓣8.2分收官,成为国...
世界500强思维测试题谁是鬼? 世界500强思维测试题谁是鬼?可以啊太多了个不好的自己去南安普顿方正不是我,这世界没有鬼世界500强...
游泳馆的电话是多少? 游泳馆的电话是多少?游泳馆电话:2350**** 南开大学游泳馆的水质挺好,消毒采用臭氧,没有氯味。...
有本小说主角有个暗翼圣龙的坐骑... 有本小说主角有个暗翼圣龙的坐骑女主有个凤凰坐骑的是什么小说重生之贼行天下
原创 为... 标题:为何重庆菜系流行却上不了席面,成都菜系上得了席面却不流行? 在探讨美食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时,...
12岁男孩上初一上课时看课外小... 12岁男孩上初一上课时看课外小说怎么教育?我是家长,老师把电话都打给我了!我觉得刚发现时可以眼神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