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够完成祖国的大一统,首先得益于他的思维和格局,其次在他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人帮助他,李斯就是其中之一。李斯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所以他的理想才能够被实现,也能够位极人臣,整个家族也得到了荣华富贵。
但是很多人无法想象,就这样一个被秦始皇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能够选择背叛秦始皇,违背了秦始皇的意愿,处死了扶苏,立秦二世胡亥为继承人,今天与大家一起了解李斯的人生。
李斯生活在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年代,在那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虽然战乱,但是它给了一些拥有理想和抱负的人施展才能的平台。李斯生于楚国,原本在楚国担任一个小官,但是李斯胸怀大志,认为目前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选择放弃了眼下安逸的生活,找寻更合适自己发展的土壤。
李斯认为一个人的成就高低与他自身的才能没有过多的关系,最主要是环境,他认为自己一身的才能和抱负,无法在楚国得到发展,所以必然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李斯一路出游来到了齐国,拜在荀子门下,成为了荀子的学生。
荀子的思想受到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他又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升华和变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荀子的思想更接近于法家思想。荀子作为李斯的人生导师,李斯受荀子的影响非常的大,从荀子处接触了强大的君王之术,此时的李斯权衡再三,决定来到秦国。
来到秦国之后的李斯,拜在了吕不韦门下,成为了他的门客,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官,但是李斯也拥有了可以见到秦始皇的机会。当年的秦始皇还是一个少年,但是胸怀大志,已经有了想要兼并列国的雄心。但是这一切仅仅是想法而已,并没有足够的方法论做支撑,而李斯的出现,让秦始皇明确了实现理想的途径。
李斯告知秦始皇想要兼并天下,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此时列国已经对秦国产生了防备,如今想要以秦国一国之力来对抗其他列国,非常困难,但是可以离间列国之间的关系,逐个击破。
对于李斯的观念,秦始皇非常的认可,而且大秦王国的统一之路,也正是按照李斯的方法论为支点,最终才得以实现的。秦始皇和李斯之间的关系,如同伯乐和千里马,秦始皇认可李斯的才能,并且给了他施展的平台,而李斯也成就了秦始皇,帮助他完成了大一统的霸业。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李斯位极人臣成为了大秦王国的丞相,已经拥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因为李斯在骨子里就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赵高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李斯信奉的是法家思想,大秦王国的兼并过程中,正是需要法家思想为准绳,但是王朝的管理工作需要以儒家思想为支点.
此时的李斯的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此时的大秦王朝,而作为秦始皇选定的继承人公子扶苏,他一直信奉儒家思想,如果让公子扶苏继承了王位之后,那么李斯就会失去他到手的权利名望,这是李斯绝对无法接受的 。赵高看准了李斯的想法,所以顺势而为,给了他一个台阶,此时的李斯也就顺理成章的背叛了秦始皇,辜负了秦始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赵高原本就是一个奸诈小人,李斯和赵高之间是利益牵扯,当他们二人之间的利益爆发冲突之后,必然难以相容,所以在赵高的诬陷下,李斯被腰斩于咸阳。李斯在临终前,似乎已经看见了大秦王朝的未来,或许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李斯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在行刑之前,李斯发出了生命的绝唱: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野也。因为李斯的一念之差,与虎谋皮,最终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努力,也让整个家族为其陪葬。其实归根结底,李斯是自作自受,因为他过于看重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得失,所以一步一步的将大秦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一步错,步步错,虽然李斯最终的预言成真了,但是这并不是他心中想要看到的结果,因为是他和秦始皇以及一众将领的共同努力下,才实现了大秦王国的大一统,他们对于大秦王朝爱的深沉,不愿巨轮就此沉没。
下一篇:网络歌手光光死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