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当西岭雪山脚下的万亩梅林开满花朵时,成都的年轻人开始成群结伴往大邑跑。
一个小时的车程后,他们停好整齐划一的川A汽车,开始爬山涉水,过桥穿林,直到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梅花林,才停下脚步,发出欢呼和尖叫:这才是春天,是治愈内心的良药。
在青梅树下,他们的生活被重新定义:有人支起画架,试图用颜料留住这份美好;还有人换上汉服,在花瓣飘落时,让摄影师定格美好的瞬间;更多的人铺开野餐垫,摆上精心准备的美味,倒上一杯慢成都青梅酒,闻着花香,喝着梅酒,仿佛参与了青梅酒最重要的生命阶段,内心都通透了。
这就是慢成都青梅酒的魅力。几个月后,这些花朵变成压弯树枝的青梅,被人工采摘,并在24小时内清洗处理入灌,在酵母的作用下沉睡半年,然后再放到陶坛陈年2年半。
在快节奏的时代,慢成都青梅酒偏要慢得近乎固执。也正是这样的慢,才造就了它浓郁醇厚的独特口感。“去年这时候还在买其他果酒呢。”今年,00后女孩小鹿的周末野餐篮里,慢成都青梅酒成了最受欢迎的美味。
“在梅花林中喝慢成都青梅酒,让我找到了代码之外的生活。”一位软件工程师说。
实际上,不只是到大邑梅林的人,那些在写字楼里习惯靠冰美式续命的年轻人,现在也会在办工作上放一杯慢成都青梅酒,在某个加班的深夜,倒上一杯犒劳自己。
当快速变化的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时,成都人用一杯慢成都青梅酒完成了对快时代的温柔抵抗。他们深谙这个春天的生存法则:与其追赶不知方向的变幻莫测,不如把整个春天酿进酒里,让时光在微醺中自然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