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见,广东古村三年之变
创始人
2025-05-11 12:01:34
0

今日的塱头古村①与春阳台②

春阳台入口

张永和(左三)、沈旻(左二)在威尼斯双年展现场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周欣怡 何文涛

图/受访者提供

策划:邓琼

统筹:朱绍杰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广东乡村振兴项目“塱头实验”受邀参展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馆,在这场“建筑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上,展现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探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国经验。

这是中国首个以“乡建+实践”完整体入选威尼斯双年展主题馆的乡村振兴项目。

在展览现场,“塱头实验”项目通过影像与模型,讲述了一个700多年的中国岭南古村焕发新生的故事:三年以来,来自五湖四海的规划设计专家、建筑师、艺术家、文化学者、企业家和本地村民协力共创,张永和“非常建筑”团队、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各界力量注入,一起实验,振兴乡村。

展览开幕之际,在一艘艘刻有马头形图案、铺有鲜艳地毯的威尼斯“贡多拉”小艇上,广东艺术家温秋雯用竹篾绑扎的塱头鱼灯,点亮了“水城”威尼斯的蜿蜒水道。

此刻,流动的岭南与世界互动,让来自全球的观众看见中国、体会广东。

活的标本:根植于古村传统与悠长文脉的当代实验

本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由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拉蒂担任总策展人,以“智能、自然、人工、集体”为主题。

在举办主题展的威尼斯军械库展厅,暖黄灯光照耀下的“塱头实验”展区,一套大比例的建筑模型从总体规划的视角,展现新旧建筑的空间对话——塱头古村里的民居、荷花池,新建的春阳台艺文中心、“耕学+”研学中心,这些或传统、或现代的建筑被还原进两个胶合木模型箱里。它们既是保护模型漂洋过海的运输箱,展开后也是模型展台,箱盖本身也是影像放映平台。这种机动、多样而又可持续的展陈策略,与“塱头实验”的核心精神形成巧妙呼应。

“非常建筑”创始人、国际知名建筑师张永和受访时说:“我们通过模型和影像,呈现了塱头的风貌及参与乡村振兴的人物,希望这能激发国际专业及非专业人士去塱头参观游览的兴趣,去看看中国古老村落的重生。”

“塱头实验”的核心理念,根植于古村的深厚传统与悠长文脉。作为广州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花都炭步镇塱头村始建于南宋时期,已有700多年历史。它坐拥珠三角地区罕见的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村面26座祠堂、书室一字排开,200多座古民居星罗棋布,17条巷道纵横交错。

2015年,塱头村古建筑群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塱头古村被评为“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2023年,它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那是在2021年夏天,我们走了不少村庄,一到花都炭步镇的塱头村,立刻被这片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深深打动。”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塱头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负责人沈旻回忆道,“塱头古村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个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鲜活标本,它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场域,让我们持续了解自己的传统。”

2021年9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与唯品会公益签订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塱头实验”由此展开。

这次“实验”的团队来自五湖四海——同济大学教授邵甬担任项目总规划师,对古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推进在地文化的活态保护;张永和,则负责为古村设计一所全新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春阳台艺文中心(以下简称“春阳台”)。

从2022年4月开工,项目团队在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克服了无数困难,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春阳台”这座现代艺文中心从古老荷塘上“长”了起来,并于2023年4月20日“谷雨”节气落成开放。

新的浪潮:艺术与古村相连,传统与潮流共生

古村日渐蝶变。

新塱头,是新的环境、新的建筑,更是新的浪潮。

如今,当我们来到三馀里古巷里,已是游人如鲫。泡泡玛特、茶理宜世、名创优品、肯德基咖啡馆等新派店铺聚集,在一些开放的二楼天台,还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饱览镬耳屋脊叠影的古村风光;21座独栋乡居院落组成的特色民宿群“和春住”,修旧如旧,以原生态设计融于塱头古村建筑群中,内部设施已成为提供舒适度假体验的居所……

质朴规整的青砖与鲜艳醒目的招牌,如传统与潮流的缩影,在这里和谐共生。据了解,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引入村民共治共建机制,其全部收入均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并且作为广州市花都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辐射带动周边古村落文旅发展。

坐落在古村口,一座被池塘环绕的青红砖混凝土建筑——春阳台艺文中心,更为这场“实验”提供了融合传统古村落与现代建筑美学的活性载体。“春阳台”出自岭南大儒陈献章(1428-1500)的书舍名。它立于荷塘,宛如高台,形取自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描述的“台,观,四方而高者”。

夏雨阵阵,沾带雨珠的荷叶相互依偎,微风吹拂下发出沙沙声。站在春阳台屋顶朝西南方望去,空中的荷花池与村落里的水域遥相呼应,成为高低错落的“立体荷塘”。“春阳台的建设占用了村头原来的荷塘,我们应该把这片水面归还给塱头,就在屋顶上种植了荷花。”总设计师张永和如此解说。

春阳台内,常设展览《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即从有耕读传统的塱头古村出发,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典范。展出的65件文物,以墨迹与信札系连“岭南第一大儒”陈献章、“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两朝帝师翁同龢、出身花都炭步的骆秉章,以及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岭南名家康有为、梁启超、容闳等非凡人物。

如此传统的人文保育,吸引了最现代的国际目光。今年2月,20世纪最负盛名的世界级雕塑家之一的贾科梅蒂,他的79件雕塑原作被“搬入”春阳台展厅,中国艺术家以此为灵感制作的六件艺术装置则被“嵌入”古村,同构为《1的纪念性:贾科梅蒂在塱头》展览。慕名前来塱头古村观展的游客,累计达数十万人次,其中不乏来自俄罗斯、英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国家的国际游客。展览期间,春阳台特别邀请了戴锦华、梁文道等文化名家前来观展并举办讲座,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参与其中。

这个“五一”假期,春阳台上新《有,冇:陈粉丸个展》,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的艺术家陈粉丸,将自己的当代剪纸装置作品,带回了她外婆的故里塱头村。其中的重磅作品《不息》,是一条由镂空纸片构成的粉色长龙,其原型就来自塱头村内祠堂“谷诒书室”内,一幅高悬于门楣的水墨云龙壁画《教子朝天图》……这也是春阳台策展的一贯思路:艺术与古村相连接,并作深入的当代文化特色表达。

村的未来:希望“太阳永照”,作“长虹式”可持续发展

上午十时许,古村被太阳唤醒。

塱头村村民黄阿姨将三轮车停在荷塘旁,将车上的一袋袋芋头、通心菜、姜、葱等自家种植的农作物分类摆到摊位上。她说,以往每天清晨六点,都会在自家农田里采摘新鲜蔬果,到炭步镇上摆摊售卖。

但这两年,她打破了过去十几年的惯例,把摊位移到村里。“现在游客多了,村里就能做买卖,年轻人们也愿意回村里工作了。”黄阿姨抬起右腿,指指裤脚上的泥巴,“这些菜,是我刚下田摘的,你说新不新鲜?”

和大多数本地村民一样,黄阿姨如今住在旧民居北侧不远处的新屋区。新屋区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改善了当地人的居住环境。但每逢节庆盛事,村民们依然愿意聚集在旧屋区村面祠堂前。在新旧屋区之间,当地特意规划了一条通道,贯通传统古巷和当下生活。

走入村落古巷。“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此粤韵古意,正是从古至今塱头古村的生动写照。

荷塘的清香弥散在清水砖铺就的村道两侧,祠堂、书舍和民居东西向一字排开,它们背后,梳式排列着的条条青石古巷,都以仁义礼教命名。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塱头村世代相承的乡风——“公孙八科甲,父子两乡贤”“韦布承先志,簪缨启后人”“贻谋思旧德,继述溯新园”——祠堂门口一副副楹联和保留至今的旗杆台,最能体现古村的先贤事迹、家族家风等人文内核,一派厚重的历史底色。

塱头村分为塱东、塱中、塱西三部分,塱西有座经纬阁,门楼上是一副石刻的门额“太阳永照”,四个红字引人注目。匾额落款“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表明距今已有170年,这是村民们引以为傲的“村铭”。

“当我们第一眼看见‘太阳永照’的匾额时,就惊讶于塱头古建筑穿越时空的现代性力量。太阳永照,因为希望永在。”在沈旻看来,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开拓、实践,也是被“太阳永照”所传达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力量不断点亮的过程。

以此为核心内涵,项目团队在塱头村黄氏二十二世祖黄谷诒的旧宅“积墨楼”中,布置了《太阳永照——塱头人家的安居与乐业》展览,以摄影、绘图、装置和文字等形式,梳理这座古村及周边村镇的传统生活方式,向游客展示农耕文明传承接续的往来今昔。

“我们不追求‘网红感’,希望它是‘长虹式’的可持续发展。”不同于单纯把乡村改造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指向,塱头项目还有更大的雄心。

除了游客,塱头古村和春阳台近年来也不断迎来海内外人文学者的团队。张永和任教的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还有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在此举办展览,开展田野调查与学术对话,为推动人文湾区打造建设新的文化交流和实践平台,彰显了岭南乡土场域的独特价值。春阳台的东侧,一座新的研学中心正在建设中,塱头项目团队启动“耕学+”研学项目,希望打造青年人共学、共生、共创的社区聚落……

“不是我们去拯救乡村,而是乡村如何拯救我们——向古村落学习。”在邵甬看来,更多的当代中国人,应该意识到文化遗产对自身的价值,而“塱头实验”最终指向的是探索一种“传统村落再生”的模式。

夜幕降临,塱头村口的荷塘水面升起灯光。黄阿姨推着三轮车,穿过青云桥,往家的方向驶去,那也是古时进出塱头村的必经之路。

她一边告诉记者,“这两年来,原来泥泞不平的水泥路铺上了沥青,路灯也是新换的”,一边和路遇的村民打着招呼。身边,不时闪过年轻人、游客的靓丽身影,路旁的食肆茶铺兀自热闹……

曾被历史善待的塱头村,正在走向它的新未来。

相关内容

“雪王”甜蜜半径拓至南美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孔学姣 作为“巴西-中国商业研讨会”会议成果之...
2025-05-14 09:47:08
原创 ...
周三盘起,我们来聊聊周二(2025年5月13日)A股市场中最为关键...
2025-05-14 09:46:43
多只红利基金限购;这类基金...
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 天赐良基日报第643期一、今日基...
2025-05-14 09:46:17
炬森精密拟冲击北交所IPO...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广东炬森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炬森精...
2025-05-14 09:45:48
记者:马刺抽中榜眼后或用来...
北京时间今日,NBA官方进行了2025年选秀乐透抽签大会,最终,独...
2025-05-14 09:42:49
冒充刘祝润疯狂加女球迷?刘...
北京时间5月12日,大连英博球员刘祝润“上线打假”——网络中那个名...
2025-05-14 09:42:25
美国和沙特签署上千亿美元军...
近日,美国与沙特签署了一份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这一举措引发了...
2025-05-14 09:42:00
世体:VAR裁判言论与实际...
北京时间5月13日,《世界体育报》发文称,埃尔南德斯-埃尔南德斯在...
2025-05-14 09:41:52
世体称孔德等人在国家德比后...
《世界体育报》报道称孔德在国家德比后参加了夜店派对,对此孔德在社交...
2025-05-14 09:41:41

热门资讯

记者:马刺抽中榜眼后或用来交易... 北京时间今日,NBA官方进行了2025年选秀乐透抽签大会,最终,独行侠、马刺、76人和黄蜂抽中乐透,...
冒充刘祝润疯狂加女球迷?刘祝润... 北京时间5月12日,大连英博球员刘祝润“上线打假”——网络中那个名叫“江東.”的社交媒体账号不是他本...
世体:VAR裁判言论与实际不符... 北京时间5月13日,《世界体育报》发文称,埃尔南德斯-埃尔南德斯在国家德比上的判罚,以及穆努埃拉所提...
世体称孔德等人在国家德比后去参... 《世界体育报》报道称孔德在国家德比后参加了夜店派对,对此孔德在社交媒体亲自辟谣。 《世界...
法甲今夏游出一条大鱼!自由身 ... 近日,据英格兰媒体CaughtOffside最新爆料,法甲里尔中场大将戈麦斯的合同即将到期。这等同于...
再创新高,美媒更新模拟选秀榜,... 北京时间今日,NBA官方进行了乐透抽签仪式,这样一来2025年的全部选秀顺位已确定。 在...
赛后身体不适,切尔西旧将萨姆-... 北京时间5月13日,据《太阳报》消息,在英乙第46轮比赛结束后,切尔西旧将萨姆-哈钦森感到身体不适,...
记者:火箭的10号签或被用来交... 北京时间今日,NBA官方进行了2025年选秀乐透抽签大会,最终,独行侠、马刺、76人和黄蜂抽中乐透,...
世体:国家德比后多名巴萨球员参... 据《世界体育报》的消息,在国家德比后,多名巴萨球员参加了说唱歌手Travis Scott举行的夜店派...
独行侠以1.8%概率抽中状元,... 北京时间今日,NBA官方进行了2025年选秀乐透抽签大会,最终,独行侠、马刺、76人和黄蜂抽中乐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