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7日,是我们一家人川藏12日游的第10天。所有的旅游内容将在今天结束。另外两天是我们预留的回家时间。我们怕机票紧张,就多预留了一天。庆幸的是,机票宽裕,我们一家人明天即可回家了。这样,原定的川藏12日游就浓缩成了11日游了。
今天安排的游览景点是羊卓雍措,也是我们此次川藏游的最后一个景点。
早晨七点半的拉萨城还裹在雨后转阴的薄雾里,我们一家人便已踏上最后一天的旅程。
近两个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羊卓雍措,她像块被天神失手跌碎的蓝宝石,蜿蜒在群山的褶皱里。湖水蓝得极不真实,像是把整个天空都揉碎了浸泡其中,又像是藏族姑娘佩戴的绿松石坠子,每一道波纹都在阳光下折射出不同的蓝。站在观景台边缘,能清晰看见对岸雪山倒影在湖面缓慢移动,恍若时光在此处凝结成液态。
湖畔经幡猎猎作响,几位藏族阿佳抱着刚满月的小羊羔迎上来:"十元随便拍!"她们用带酥油茶香味的普通话招揽生意。
十米开外,油光水滑的藏獒懒洋洋趴在玛尼堆旁,也是"合影十元"。最抢眼的当属那几匹骏马,马鞍上缀满彩珠银饰,藏族少年攥着缰绳吆喝:"20块钱骑马拍视频"。山风卷起他褪色的红头绳,倒也给景点多了些彪悍的点缀。
家人们抱着温软的小羊羔,照了不少照片,与藏獒也合了不少影,画面感特别温馨。
家里的大男孩则陶醉于策马扬鞭,纵情驰骋。
不远处,几个举着单反的游客正和藏獒主人讨价还价,藏语、川音、东北话在海拔4400米的空气里碰撞交融。这些经年累月与严酷自然博弈的牧人们,如今在旅游经济浪潮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他们不懂"商业模式",却懂得经营羊羔、藏獒、骏马等方面的绿色经济;不会用POS机,却把微信收款码印在经幡图案的硬纸板上。
在羊卓雍措留下了神湖映照的最后一瞥,我们驱车回拉萨。
回到拉萨已是中午,这些天来一直与我们一家人共进退的司机小陈,全权代表四川大脸猫国旅,设宴为我们一家人道别。三天前,大脸猫还给家人专门送来了生日蛋糕。
饯行宴设在布达拉宫西侧的“吉祥圣雪藏餐”饭店,莱肴很多,且与我们这些天来吃过的饭莱区别明显。服务生上菜时都是踩歌而来,把菜碟放好后又详细介绍菜肴。这时,我才明白了真正的藏家饮食文化——热情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吴娃双舞醉芙蓉”的江南饮食文化。
盛情之下,一阵沁人心脾的感悟油然而生。按合同,大脸猫完全没必要给我家人送生日蛋糕,为我们一家设宴饯行。想到这一切,想到小陈这些天来不辞辛劳地贴心服务,想到大脸猫对我们一家人的周到考虑,我禁不住以茶代酒,举杯到小陈面前,把内心的感佩凝成四个字,对小陈说:“扎西德勒!”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里,我们还收获了“吉祥圣雪藏餐”的暖心文化回响。
吉祥圣雪藏餐是拉萨的一间老字号饭店,创始人卓玛是拉萨的文化名人,接待过周总理,现已传到第三代。
吃完话,现任店主的小卓玛盛情邀请我们到v她的接待室做客,给我赠送藏族吉祥绳结,又给我们介绍藏家人“诚信为本,热情细致,与人为善”的文化,介绍饭店的历史。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和商品推销,是纯粹的文化传播。
小卓玛说,传播藏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大团结,这是她家的家风和使命。
忽然,昨日初进拉萨产生的疑问,在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拉萨之所以“城简”而名扬天下,安检重重还有四面八方的人纷至沓来,不光是因为拉萨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布达拉宫,更在于骨子里的文化和卓玛这样的辈辈相传的文化使者。
临别时,小卓玛为我们系上洁白的哈达,她说,这是雪域高原的祝福!
谢谢你,小卓玛,谢谢你辈辈相传,生生不息的家风和使命。
此时此刻,十天来,一路震撼我们心灵的雪域高原的壮美与神奇,都渗进了哈达,托起川藏游的意义,也必将成为永远的记忆,芳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