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管理区作为泰山景区管护面积最大的管理区,与济南南部山区、长清区紧密相连,堪称泰山的“后山门”。这里进山道路纵横交错,违规进山现象频发。为切实筑牢森林安全防线,管理区多管齐下加强防火巡查,严查严堵违规进山人员,截止5月10日,累计查堵违规进山人员437人次。
联防联动,织密交界区域“防护网”。在景区公安分局大力支持下,管理区积极协调对接灵岩管理区、长清区公安分局、长清万德街道派出所、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局,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寻求执法力量,针对交界区域、重点林区等防控关键地带、点位开展联合巡查。
精准摸排,聚焦经典野游 “关键经”。针对与主景区搭界、驴友热衷探寻的经典进山路线,在景区领导安排下,管理区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踏查,勘查路线周边的植被分布、水源位置以及易引发火灾的潜在风险点,绘制经典野游路线“风险图谱”,为后续的精准防控和高效巡查筑牢坚实根基。
科技赋能,精准掌握野游“行军图”。管理区除利用天眼护山、智能哨兵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进山路径外,还通过小红书等媒体平台、“两步路户外助手”“六只脚”等户外徒步app,打入驴友内部群,获取野游人员的进山路径,掌握一手信息精准查堵。同时,在重要进山路口、国有林缘外围等关键位置设置检查点,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排查火种,查堵、劝导违规进山人员,确保 “人员不入林、火种不进山”。
发动群众,构建村民防火“信息网”。在护林员选用方面,充分考虑地域优势,优先选用熟悉辖区情况的本村或附近人员,凭借他们的人脉资源和信息网及时获取信息,掌控人员去向。此外,还积极鼓励村民成为信息联络员和劝导员,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供稿:巴山管理区
编辑:景区融媒体中心 王平
二审:景区融媒体中心 刘祎
终审:景区融媒体中心 翟峰 吴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