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一体化发展大会在杭州举行。活动现场,沪苏浙皖32个市(区)旅游协会代表,签订一体化合作机制协议和共同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宣言,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一体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与会嘉宾认为,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基础好、市场大、资源丰,具有强劲的“文旅磁吸力”,旅游协会一体化合作有助于为长三角文旅发展增添新动力。
必然之举
日前,2025年“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走进上海。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长丰县、庐江县纷纷亮出文旅“家底”。上海、合肥两地表示将加强文旅交流,共同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推动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
安徽合肥肥西三河古镇景区风光。图源 视觉中国
这样的动作,在三省一市间越来越频繁。背后,是长三角地区对推进文旅资源共享、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共同期盼。
事实上,从2020年到202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就多次提及文旅话题。从2020年到202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多次提及文旅话题。从加快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到联合打造长三角国际文旅精品路线,再到提出共同推进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持续打响长三角文旅金名片……推进长三角地区文旅合作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
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湖州南太湖风光。图源 视觉中国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体化合作机制,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建华告诉有风君,一体化合作机制的建立,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合作之基
沪苏浙皖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建立一体化合作机制,推进旅游合作发展,三省一市有基础,更有优势。2024年,长三角地区的区域GDP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4%,是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厚实的经济基础,催生沸腾的文旅市场活力。
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三省一市亮眼的文旅消费成绩单便是有力明证。其间,上海共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201.1亿元;浙江累计全域旅游人数3114万人次,全域旅游综合收入39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7%;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共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安徽接待游客、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0.5%、11.4%,均创历史新高。
“五一”期间,游人在杭州西湖游览。
长三角地区是经济高地,也是文旅沃土,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构成了区域强劲的文旅吸引力。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拥有多处世界遗产、60多个5A级景区、600余项国家级非遗和超600家4A级景区。
世界旅游联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昆欣告诉有风君,三省一市文旅资源和旅游产业也各有特色,安徽有独特的山水人文魅力,江苏“水韵”特色突出,上海是国内外游客进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浙江山海资源兼备,灵秀大气,旅游产业市场化程度高。三省一市不同的文化特色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丰富的文旅产品体系。
打造样本
“一体化”和“高质量”,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两个关键词。在推进旅游合作发展中,“一体化”和“高质量”同样是两大关键。
有风君从大会上获悉,32个市(区)旅游协会将携手推动旅游产业与科技、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培育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同时,各地还将积极探索现代旅游发展路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上海豫园夜景。
大会还提出深化城市合作,打造国际旅游产品体系。“地区之间将定期开展旅游企业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旅游信息共享、线路互通、客源互送。”浙江省旅游协会副会长、一体化合作机制轮值城市杭州市旅游协会会长王宏说,来源cnking.com.cn/c1z1来源dkiw.cn/sbfq将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品牌,提升长三角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有风君从一体化合作机制秘书处了解到,来源nbutcj.cn/q2bh来源jleeson.com.cn/uki7各市(区)旅游协会还将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旅游企业之间在文旅资源对接、市场互动、客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长三角地区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田。来源taomodeling.cn/46wc业界人士认为,建立一体化合作机制,将为长三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全国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