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朗朗上口且无孔不入的slogan,一经问世便如“病毒”般迅速传播,席卷全国。
口号虽土,却是“一字千金”。2024年,河北接待国内游客9.4亿人次,旅游总花费11148.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11个字的标语,揽金1.1万亿,平均一字价值千万。
但正如许多人都会发出的那句疑问:“河北到底有谁在啊?”作为全国文物大省,且是唯一兼有草原、海滨、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地貌的省份,河北没有给人留下太过清晰的印象,却总因“廊坊富士山”等争议性景点出圈,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01-
“不管你在哪,周末必须来河北”
河北文旅的破圈之路,始于2019年。彼时,为“吸引京津冀及周边游客利用周末时间体验河北的旅游资源”,河北开展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游河北”品牌宣传活动。
起初,这句slogan只大范围出现在北京、天津的火车站、地铁、加油站、户外大屏、大巴车身等各类场景,毕竟这两座城市是河北旅游的核心客源地,贡献着近20%的游客。
北京南站的宣传广告。图/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后来,随着这句slogan喷上京广、京沪、京福、京成、京哈等高铁线路的列车,加上河北文旅积极奔走,“周末到河北”的口号迅速出现“人传人”现象,如“病毒”般席卷山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四川、贵州、广东、香港等全国各地。
各地网友随手拍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图/网络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周末到河北”。图/网络
这还不算完。网友们陆续发现,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欧洲、非洲、大洋洲,全球各地都能看到河北文旅的身影了。河北文旅带出了一群无孔不入的“兵”,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河北人,将这句口号传到了宇宙太空。
全球各地都能见到河北文旅的“兵”。图/网络
演唱会现场的“周末到河北”。图/网络
就算是飞到太空,周末也得回河北。图/网络
如今,“周末到河北”已经成功“洗脑”全国网友。霸道又幽默的河北人,依然带着各种段子活跃在评论区,尽职尽责地宣传着自己的家乡。
“洗脑”式传播,无疑是有用的。2023年,河北文旅刷新历史纪录,接待国内游客8.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116.2亿元。2024年,这一纪录再度被刷新,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达到9.37亿人次、11148.3亿元,比广东、山东等旅游大省还要高。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河北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2.8%和12.2%,“人气值”高居全国第六。但就像开头提到的,“河北到底有谁在”的疑问,到现在依然广泛存在。
-02-
“河北到底有谁在啊”
不少人将河北称为“被低估的文旅大省”,其实不是没有道理。论出圈程度,“周末到河北”的口号不可谓不成功;但论宣传效果,河北巨大的文旅资源宝库并没有深入人心。
从自然资源来看,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草原、海滨、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地貌(生态系统)的省份,被称作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
河北绝美自然风光。图/视觉中国
从人文历史来看,河北盛产古都和古建筑,赵国首都邯郸,是战国时期的工商业中心之一;中国现存的三座半唐代木结构建筑,三座在山西,另外半座就在河北正定;“八大辽构”中,河北占了四分之一,最古老的阁院寺在保定涞源。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图/视觉中国
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图/视觉中国
河北5A级景区数量不少,比如避暑山庄、白洋淀、西柏坡等等,但“旅张力”好像都差点意思。今年“五一”假期,全国5A景区游客量TOP50榜单中,河北仅有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上榜,还踩在第50名的门槛上。
而众多争议性景点,近年却频频出圈。比如“廊坊富士山”,就是在喷了漆、铺了绿草地的大土堆旁拍拍照片,门票售价98元。也可以露营,但需要交纳48元/位的露营位费用。景区也挺自觉,曾发布避雷贴并置顶,自称不想骗钱,主打就是拍照和露营。
“廊坊富士山”的照片与现实。图/网络
再比如张家口冰雪大世界。2023年底,哈尔滨火出天际,靠冰雪旅游迎来泼天流量。张家口火速出手,斥巨资打造第一届国际冰雪大世界。然而其潦草程度实在让人不忍直视,项目最终草草收场。
张家口冰雪大世界。图/网络
在早年的网络世界里,河北更因“土味审美”红极一时。“山寨狮身人面像”“霍格沃茨河北分校”“中国天坛混美国白宫”“河北耶路撒冷”“彩塑福禄寿三星像”“东方巨龟苑”等一系列建筑、景点,都曾引发网络群嘲。
新长城国际影视城内的“白宫祈年殿合体”。图/网络
福禄寿造型的天子大酒店,世界上最大象形建筑。图/网络
中西合璧的河北美术学院,堪称景点“压缩包”,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图/网络
“河北到底有谁在”的问题,好像一直都没形成一个最佳答案,传递给广大网友。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宝藏,淹没在流量时代的网红、山寨景点中,让许多网友为之心痛。
-03-
“请再给她一些时间”
不过如今,河北好像“开了点窍”,起码邯郸已经有经验了。
今年4月,邯郸文旅发布了一条宣传视频,好评如潮。不同于多地文旅搞怪扮丑、肤浅浮夸的娱乐化宣传,邯郸文旅以凡尔赛式“道歉”宣传美食、美景与历史文化,新颖又不失内涵,在假期前成功破圈。
邯郸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准备迎接这波流量——市区4.73万个公共停车位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2.2万个停车位免费停放;身着战国袍的游客免费乘坐47条公交线路;游客穿战国袍带妆造,游览涉县娲皇宫等16个景区可免首道门票……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五一”期间,邯郸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7.14%,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20.0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不少游客对邯郸赞不绝口,还升起了二刷的念头。
但或许邯郸也是第一次迎接如此规模的游客,在城市交通、景区管理、收费体验、安保执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乱象,吐槽的声音也是屡见不鲜。这样的情形,在河北多个旅游城市,其实也都存在。
但大部分游客也是能够理解的。就像很多本地居民说的那样,邯郸已经在努力了,能源城市转型艰难,“请再给她一些时间”。
被批评并不可怕,被忽视才可怕。或许河北能从邯郸这波破圈中得到一些启发与经验,让“周末到河北”的游客,再也不用疑惑“到底有谁在”了。
参考资料:
[1] 各地统计局、文旅局
[2] 河北文旅品牌宣传 推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河北旅游杂志
[3] 为什么全球中产,周末都要去河北?凤凰WEEKLY
[4] “五一”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8%,河北文旅靠什么“出圈”?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