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高原旅游抢救无效身亡 首日洗澡后突发不适
高原反应可能瞬间夺命!四姑娘山卫生院抢救室内,医护人员正拼尽全力按压患者胸口。十年前跑川藏线的老司机跺着脚喊:“这时候往低海拔送就是送命!”医生颤抖着手放下听诊器,墙上时钟定格在五月十日八点二十六分。
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接到订单时,乘客已被搀扶着挪出客栈。男性游客面色青紫,同行女士解释是普通高反。“他这症状绝对是肺水肿!现在上海拔四千米的巴朗山等于找死!”张师傅一脚油门冲进镇卫生院,五个男人合力才把患者抬上急救床。血氧监测仪发出刺耳鸣叫,医护人员轮番上阵做心肺复苏,救护车闪着蓝光候在门口。
该游客与朋友自驾抵达四姑娘山镇刚满三天。海拔三千二百米的寒风里,他抵不住热水澡诱惑。同行者回忆:“洗完澡直喊头疼,我们以为普通感冒。”次日到卫生院吸氧后症状稍缓,谁料第三日清晨突然昏迷。主治医生摇头:“如果首日出现咳嗽气促时就及时下撤,悲剧或许能避免。”
四姑娘山镇每年接待超百万游客,卫生院急救室常备三十个氧气瓶。医生反复强调:“刚上高原三天内禁止洗澡!水温变化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数据显示,七成高原急症患者发病前曾沐浴或饮酒。海拔每升高一千米,空气中氧含量下降约百分之十,看似普通的着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游客遗体已由家属接回,客栈房间里留着未拆封的景区门票。主治医生握紧拳头:“吸氧两小时不见好转必须马上下山!千万别信什么慢慢适应!”窗外雪山依旧静谧,急救室心电监护仪的直线却再没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