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尹红斌
盛泽,一个江南的绮梦
也许是缘分所致,古镇盛泽终于降落为我心底的一个绮梦。
在文字里初次结识盛泽,我被牵引着梦回大明。地处吴越之交,神来之笔勾勒出它的风貌。水网密布,河港交叉,土地丰腴,自然条件优越,盛泽是江南的桑蚕之地、鱼米之乡。这里有烟波浩渺的湖泊、波光潋滟的河沼,还有远道而来的繁忙的大运河。古盛泽是一片浮在水面的绿洲,丰沛的水源滋润了这方土地,孕育出无限生机。明朝初期盛泽桑麻遍地,稻谷飘香,荷花十里,柔橹声声。老屋深宅沿河岸延伸,古桥河埠映照流水。水为盛泽装饰了明朗的情调,盛泽人世代享受着水的丰赡与荣光。时光简静而平和地流过,收获蚕桑之利始终是重要农事。男耕女织,辛勤劳作,人们的日常简单而繁忙。
充满智性与力量的水,以其无比的韧性,终将盛泽塑造成钟灵毓秀之地。清澄平正,淖约微达,柔外刚中,虚怀宽谷……水集众多美好品质于一体,利万物而不倨傲。湛蓝如诲、滢碧如镜的水,赋予盛泽人以智慧、果敢、开放、包容、务实……他们敏于思考,捷于行动,为改进织造技艺而恭谨请教。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蓄力前行,为家乡赋能,终让丝绸业蓬勃发展。往事并未随风消散,盛泽人的身影已定格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光芒穿越历史,闪耀于当代。
再度读到盛泽的传奇,我惊叹不已。古运河载着穿梭的船队,从隋朝流到明朝乃至现在,纵横交错的水道沟通了外面的世界,洋洋之水携带着历史灵性与文化基因,浸润滋养着盛泽,成就了盛泽丝绸的辉煌。人民勤谨,外来能工巧匠各展其能;妻络夫织,织云绣锦,机杼之声响彻通宵。盛泽的丝绸业持续发展,明朝中叶,盛泽已形成华区锦肆的市河空间。街河并行,丝光旖旎,商贾云集。商铺鳞次栉比,货物大备于市,绫罗绸缎转贸四方。到了清代,盛泽的丝绸日出万匹,闻名遐迩,满足了天下人的衣被需求。盛泽丝绸业开出五彩云霞般的花朵,荣升为中国的四大绸都之一。时至今日,盛泽依然明丽着古代的丝绸光影。
现今的盛泽人并没有停留于历史景深,而是秉持水是对外开放的通道,是拥有广阔视野与美好未来的通道,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他们不忘初心,追求卓越,砥砺前行。江南文脉为丝绸业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重商、务实、包容、开拓”,成为行业发展的保证。盛泽是弹丸之地,但容量却很大,这里坐拥三千家纺织企业。盛泽的丝绸奇巧倍增,姹紫嫣红,誉满天下。当华佳、德伊、新民这样的驰名商标,一个个翩若惊鸿地从眼前掠过,我不禁暗想,盛泽的故事太多太精彩,何时能一个个地读完?新时代的盛泽不断创新,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再度融合;而每一次华丽转身,又成为下一个精彩的序章。现代纺织业独领风骚,盛泽镇强民富,是流光溢彩和谐美丽的新绸都。
盛泽,一个江南的绮梦。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