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 未来”为主题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兴安盟主会场活动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序厅举行。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调剪纸技艺、羊毛毡戳绣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展演节目参与其中,为弘扬北疆文化、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贡献重要力量。
本次活动由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作为协办单位之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精心组织协调非遗资源,助力活动顺利开展,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提升了活动品质。
在非遗展演节目环节,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协调的精彩表演轮番登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传承人金木色用悠扬的嗓音唱响了科尔沁长调民歌《鹿花背的白马》,那如天籁般的歌声仿佛将观众带入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让人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科尔沁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人那仁满都呼带来的呼麦《吉祥颂》,以其独特的发声技巧和震撼的音效,展现了呼麦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神秘与魅力,现场观众无不沉浸在这奇妙的音乐世界里。传承人白海明表演的好来宝《大美兴安》,以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兴安盟的壮丽风光和丰富文化,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除了精彩的展演节目,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还组织了丰富的非遗展示互动活动,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羊毛毡戳绣技艺传承人马丽娜现场展示戳绣过程,一根根细小的羊毛毡在她的手中逐渐变成精美的图案,观众们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绳结技艺传承人代永荣手中的绳子仿佛有了生命,一个个精美的绳结在她手中诞生,观众们饶有兴趣地学习绳结的编织方法,体验传统技艺的乐趣。
剪纸技艺传承人海金宝现场剪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那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造型让观众们赞不绝口,不少观众还亲自拿起剪刀尝试剪纸。
皮雕技艺传承人哈日夫现场雕刻皮具,精湛的技艺让观众们大开眼界,大家对皮雕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毛线钩织技艺传承人张子英的作品色彩斑斓、造型可爱,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他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拿起毛线钩织起简单的小物件,感受着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康养敲打锤技艺传承人姚桂霞向观众介绍了康养敲打锤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并现场展示制作过程,观众们对这一结合了传统技艺与养生理念的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