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举行。动静新闻 图
今天是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5月18日上午,2025年“5·19 中国旅游日”城市(贵阳)接力倒计时活动——2025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盛大启幕。26个方阵、近3600人组成的巡游队伍,在2.3公里“T台”上秀出“最炫民族风”,向海内外游客呈现了一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体盛宴。
从遵义的矮人舞、狮溪高腔等非遗项目,到AI玩偶、酷炫机车等现代潮流元素,再到“路边音乐会”“小老费”等新晋热门文旅符号,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被形容为“把整个省都‘搬’上了街头”。
但这仅仅是贵州文旅热度的一个缩影。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中,贵州文旅又再度延续了火爆人气: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31%,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8%……正好为整个春季文旅奉上了一个惊艳的收尾。
根据上个月发布的贵州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今年一季度,贵州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1%,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2%——到贵州打开一个不一样的春天,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如果说夏天的贵州,凭借着突出的气候资源及文旅创新的加持,已是被公认的理想出游目的地。那么,贵黔大地的春日魅力,则仍处于一个被五湖四海的游客不断加深认知的阶段。而经历这个春游季的沉淀,“春游贵州”的文旅品牌度和认可度,已然进一步提升——不少网友就发出感叹:“总要在贵州遇见一次春天”。
这个春季,贵州文旅留下了怎样的背影?春日贵州不断提升的“圈粉力”,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肇兴侗寨。 视觉中国 图
01
观赏经济升级为体验经济,“流量”变“留量”
2025年贵州春季文旅到底有多火,留下了哪些高光时刻?
可以说,今年贵州春季文旅一开局就非常亮眼。数据显示,今年春节8天假期,贵州全省接待游客2624.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73.69亿元,较2024年春节8天假期分别同比增长4.87%、5.75%,旅游业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52%,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9%。
紧接着,春节假期后,随着电影《哪吒2》的火爆,贵阳上演了“为一块屏幕奔赴一座城”的文旅奇观。当地文旅部门则顺势而为,以“爽爽贵阳花式宠粉”为主题,推出系列一站式文旅体验,稳稳接住了这波泼天流量。
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贵阳越界影城总票房(含预售)达1782.2万元,观影人数突破24.8万人次。今年前两个月的票房就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同时,在影城的带动下,周边的住宿、消费增长达40%以上,为“淡季不淡”添加了新注脚。
贵阳越界影城,拥有亚洲最宽IMAX屏幕。 视觉中国 图
贵州既有100天“超长待机”的春天,又有“山地公园省”的生态优势,春游贵州,“踏青”、“赏花”一定是关键词之一。这个春天,贵州多个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景区,都无一例外地收获了高人气。
在贵安贵阳,占地面积2.4万余亩的樱花园,70万株樱花树在三月下旬渐次苏醒,组成一片粉色海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樱花季期间,仅负责接驳的公交车就运送了超过30万游客。
贵州省贵安万亩樱花园 中国国家地理 图
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盛开的油菜花如同一幅金色的画卷,自今年3月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
在毕节,随着四月的春风拂过,百里杜鹃景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绵延百里的野生杜鹃花竞相绽放,将群山装点成一片多彩的花海。景区上榜美团旅行2025年清明十大县域热门景区,清明假期接待游客逾16万人次……
毕节百里杜鹃景区的彩虹花桥。 视觉中国 图
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气候生态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贵州文旅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春季的“赏花经济”正是这一优势的直观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说,这个春季贵州文旅的火爆,反映的就是这种优势在春天的特有表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识和接纳。它不同于夏日的清凉、秋日的浓烈,但同样别有风情和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贵州,“赏花经济”并不仅仅是一种观赏经济,更是一种体验经济。比如,万峰林景区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登记在册的乡村民宿多达200余家。到万峰林的民宿酒店长住,沉浸式体验悠闲自在、充满野趣的诗酒田园生活,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地“旅居客”的热门选择。
再比如,在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以杜鹃花文化为核心,以《索玛花开》故事为主线,通过“花仙子巡游”+路演的方式将百里杜鹃民族文化、杜鹃花文化讲深、讲透,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花和传统民俗相结合的方式,还点燃了当地的夜间旅游消费。
毕节百里杜鹃景区安排的文旅直播大舞台和“花仙子巡游”,让赏花游客晚上也能玩得开心。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在晋升为4A景区的从江加榜梯田,“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21556人次,同比增长9.1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予了游客远超“观景”维度的丰富体验。“五一”期间,该景区推出“星火梯田夜”“贵州‘村T’”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体验多元乡村文旅的魅力。夜幕降临时,游客还可在梯田畔观赏璀璨烟花于夜空绽放,星光与烟火交相辉映,为静谧的梯田增添梦幻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春天,注满水的加榜梯田就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面镜子,闪烁着五彩光芒。 张成武 图
可以看出,这个春季,贵州给游客呈现的不仅仅是充满生机的山川花海,更是植根于季节特点、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所精心制造的关于“多彩贵州”的春之体验。
这也使得更多的“流量经济”转变为了“留量经济”。如贵安樱花园以“万亩樱花”为核心,叠加交响乐演出、樱花市集、马拉松赛事等30余场主题活动,将单一赏花场景升级为“视听味触”多元体验空间。2025年樱花季期间,园区内消费收入同比增长14.93%,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4小时以上。
此外,“五一”假期中,贵阳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5.05%,旅游总花费增长17.02%,过夜游客达80万人次,重点监测酒店平均出租率达83.58%。
很明显,这个春季,不仅来贵州“打开春天”的游客更多了,而且体验更丰富了,“驻足”的时间也更长了。
02
“村”字号IP上新、科技游遍地开花,文旅创新力十足
春天,万物疯长。在这个春季,我们也见证了贵州文旅一大批新玩法、新业态的生长。
2024年,贵州提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这些工程在这个春天涌现出不少新亮点。
如红色文化建设方面,在过去两年持续火爆的长征文化“双子星”——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和《伟大转折》剧目的基础上,今年“五一”前夕,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又推出了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项目《转折·从头越》。
该项目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在30分钟的时间里,参观者仿佛“穿越”回到1935年,亲身经历“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和“娄山关大捷”等重要历史事件。在假期首日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成为遵义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转折·从头越》沉浸式红色文旅体验项目。中国日报网 图
再比如,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近年来,贵州以“村超”、“村BA”等为代表的“村”字号IP快速崛起。而在这个春天,我们看到了更多“村”字号IP的火热出圈。
3月22日,来自黔东南州的45名“村T”少年,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走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令“村T”这一新IP在更大范围获得关注。
这个“五一”假期,凯里苗侗风情园推出了贵州“村T”系列主题活动,邀请来自云南、西藏、内蒙古等地以及来凯游客开展村T走秀活动,并积极开展篝火晚会、长廊音乐会等活动,凭借苗侗文化与时尚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共接待游客7.23万人次。
“村马”是另一个冉冉升起的“村”字号IP新担当。“五一”假期,贵州三都县以“村马”为引擎,在西部赛马城点燃了一场集速度、文化、狂欢于一体的全民盛宴。假日里,来自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多支代表队、150匹骏马在赛道上风驰电掣,吸引近30万人次游客涌入这座水族风情小城,创收旅游综合收入3.01亿元,同比激增40.28%。
如果说“村”字号IP持续上新,展现的是贵州文旅在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嫁接”上的创意能力,那么快速推开的“科技游”新场景,则诠释了贵州文旅追赶潮流的开放与敏锐。
这个春天,换个视角,通过低空飞行俯瞰黔贵大地的独特春色,就成为不少游客的特色体验之一。如贵阳低空飞行服务基地推出空中观光项目,与修文桃源河景区、苏格兰牧场、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等景区联动,打造了两条游览线路,让游客可乘坐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俯瞰修文美景,解锁“低空+文旅”新玩法。
贵阳低空飞行服务基地推出空中观光项目。贵阳网 图
此外,这个“五一”假期,安顺市、黔东南州也推出多个低空旅游产品,让游客飞越大瀑布、俯瞰苗寨梯田、观万亩杜鹃花海。据了解,在飞行教员的指导下,游客还能短暂操控操纵杆,体验“冲上云霄”的刺激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月1日至5日举行的“贵州文旅行业首飞展演活动”,标志着贵州低空旅游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地面游”到“空中览”,从传统观光到多元视角的创新体验,贵州文旅正在开启全面的探索。可以预期,“低空飞行”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到贵州的必打卡项目。
除了低空飞行,无人机、机器人、vr等“黑科技”在贵州文旅中的应用也在明显加速。如作为本次“五一”假期的最大亮点,贵阳天河潭景区以“无人机烟花光影秀”掀起科技旅游热潮。5月1日至4日,该景区千架无人机与烟花共舞,打造“赛博朋克”式夜空秀,单场表演吸引近3万人次驻足,带动旅游收入增长35.29%,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平台获赞超300万次。此外,还同步推出的机器人、机器狗群舞+巡游、VR全感剧场等5G体验项目。
贵阳天河潭景区以“无人机烟花光影秀”掀起科技旅游热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图
无独有偶,花溪公园在“五一”期间举办了“我们是五月的花海——青春与科技未来生活节”,融合机器人巡游、AI互动等元素,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AI答案之书、VR/AR体验、西南首家“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等热门项目深受游客喜爱,首日便吸引了近5万名市民游客前来参与。
科技元素在贵州文旅中的应用,并不只限于开辟新的文旅场景,也体现在优化文旅服务上。今年4月,升级打造的贵州省级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一码游贵州”3.0版本正式发布。此次升级聚焦“优惠预约、多端入口、智慧服务”三大核心,推出多项创新功能,为游客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全域旅游服务,可满足旅行前、中、后期的“食住行游购娱”需求,成为游客在贵州旅游当之无愧的“智慧助手和服务窗口”。
从《转折·从头越》沉浸式红色文旅体验项目的惊艳上新,到“村T”、“村马”等新IP的成功孵化,再到低空飞行、机器人等科技文旅场景的新开拓,这个春季到贵州不仅可以感受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更能重塑想象,抢先体验科技与文旅相结合的新奇魅力。
03
入境游火爆,文旅“国际化”提速
更加丰富的文旅业态与场景创新之外,这个春季,我们也看到了贵州文旅宣传的加力和政策的完善,与游客所形成的“双向奔赴”。特别是在拓展入境游上,贵州文旅正在开出新的希望之花。
去年年底,贵州加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为国际游客打开一扇新的文旅之窗。为承接这波政策红利,贵州抢抓机遇、迅速行动,发布《贵州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同时,去年底贵州还发布了2025文旅优惠政策与红色旅游优惠活动,针对部分群体推出景区门票免票优惠。今年3月,贵州省文旅厅又发布《2025年贵州省“引客入黔”奖励办法》,针对组织“引客入黔”团队旅游及在文旅宣传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奖励,明确同一企业最高可申请奖励资金100万元。
此外,聚焦提升外国人在黔“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体验,贵州也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完善行动。如优化重点景区外语标识标牌,推出7语种文旅宣传册;升级机场国际到达大厅,设立“境外来宾服务中心”,提供货币兑换、租车约车等服务;打造黄果树旅游景区、“村超”等热门旅游景点的支付服务中心,推动境外银行卡受理在交通枢纽、酒店及商圈全覆盖;编制《外籍人士在黔工作生活指引》,提供“一站式”服务……
事实证明,这套“政策组合拳”成效显著:这个春天,河内直达贵阳的航班复飞、泰国旅行商赴贵州实地考察、意大利大型入境团60人前往黔东南旅游……今年前两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入境外国人同比增加893%;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68万人次,同比增长92.3%。“五一”期间,全省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8%。
这表明,在开拓入境游这个增量市场上,贵州文旅在这个春季已取得了“开门红”。也意味着,贵州文旅的“国际化”,正在提速。
就在最近,多彩贵州风更是吹进大洋洲和东南亚。2025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宣传推介走进澳大利亚和泰国,向海外游客主动推介贵州奇绝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彩厚重的文化魅力,让世界更好了解贵州、走进贵州,为贵州文旅进一步拓展境外客源市场,打下重要基础。
2025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宣传推介走进澳大利亚和泰国。 贵州省委宣传部 供图
春游贵州,不仅得到了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的认可,也吸引着更多媒体的关注。这个春季,贵州落地了香港媒体团、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等多家权威媒体的深度文旅体验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有效推介了贵州的春季文旅特色,同时也赢得了更多网友的共鸣。
有网友表示,“贵州的春天,一半是漫山遍野的炽烈,一半是云上村落的温柔,总要来一次才算不负春光”;还有网友形容:“贵州的春天,是把山山水水都腌入味的酸辣鲜香”;更有网友发出感叹:“贵州很宝藏,十年期间我已经去过四次,每次都是不同的区域,仍然没有走遍,仍然要继续探索贵州的纯粹之美”……
可以说,这个春天,贵州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上千万游客完成了一种双向确认:更多的游客在夏秋之外,重新认识并深度感知了一个同样魅力无限的春版贵州。100天的贵州春天,承载了他们关于春天的“满分想象”;对贵州文旅来说,从春季文旅业态、场景的打造,到接待、“宠客”能力的升级,都得到进一步的“历练”,朝着服务“满分”不断进阶。
经此一春,这个曾经“藏在深闺”的山地省份,距离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又更近了一步,“四季皆宜、四季长红”的文旅新形象,正在更加深入人心。
眼下,随着夏天的到来,正悄然换上夏日盛装的黔贵大地,也在张开怀抱,邀请五湖四海的游客共赴一场不需要空调的“清凉之约”。这个夏季,贵州文旅又将续写怎样的精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