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9日电(记者贺书琛)随着气温转暖,内蒙古自治区逐渐进入旅游旺季。“暖城”鄂尔多斯市为内蒙古火热的旅游市场再添暖意。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活动19日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举办。
“5·19中国旅游日”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作为4A级旅游景区的康巴什区吸引众多游客游览。18日晚,千架无人机点亮城市夜空,约两万名游客在乌兰木伦湖广场尽情感受喷泉、烟花、无人机表演带来的视觉盛宴。19日,鄂尔多斯市第十四届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千百株牡丹花争妍竞艳,迎接旅游旺季到来。
这是鄂尔多斯市第十四届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此外,内蒙古其他城市也相继推出主题旅游产品:呼和浩特市将举办原生民歌节等百余项活动、包头市推出“春风十里”活动、兴安盟发起杜鹃赏游季、乌兰察布市发出“火山之约”、锡林郭勒盟举办浑善达克汽车那达慕、通辽市打造西辽河文化探源之旅……各地纷纷推出门票减免、住宿餐饮打折等优惠措施,打造旅游新场景、新产品、新体验。
这是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当天鄂尔多斯市举办的文旅表演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为促进旅游消费,内蒙古多措并举为旅游市场“加火”“添暖”。今年以来,内蒙古从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六大方面,推出32项政策措施,出台招徕区外游客奖励办法,全年奖励总额达1000万元。
“内蒙古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文旅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锐介绍,如今,内蒙古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532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约2.73亿人次、实现收入约414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约7012.93万人次,同比增长16.21%;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约959.15亿元,同比增长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