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曲的千年雅韵与当代“食”尚经济相遇,一座隐匿于门头沟山林间的文化地标正悄然蜕变。今夏,妙峰山景区以“喜神”IP为核心,推出“金顶喜神素食餐厅”“金顶喜神咖啡”“金顶喜神茶舍”等系列新业态,将传统梨园符号融入现代消费场景,既回应了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的情感共鸣,也为文旅融合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作为华北民俗活化石,妙峰山这座承载400年香火的民俗圣地,在今年的庙会上首次将“喜神”IP植入文旅场景。
“喜神”并非缥缈神祇,而是被尊为梨园祖师的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全国唯一供奉李隆基像的殿堂,妙峰山喜神殿自2015年复建后,便成为梨园文化的活态载体。
百年前,杨小楼、程砚秋等京剧大师曾义演筹资修复庙宇;百年后,首届“喜神”祭祖大典在此举办,梨园传人身着戏服登台,游客沉浸式体验祭祖仪式,让“喜神”文化重焕生机。
如何让传统IP“活”在当下?妙峰山的答案是:用舌尖体验文化。
喜神素食餐厅的“喜笑颜开”“喜结良缘”“喜从天降”三种主题套餐,既是味觉盛宴,更是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菜品里不仅有黑松露、红菜头等特色食材,更有以妙峰山特产玫瑰为灵感制作的玫瑰花馍馍。点上一杯喜神咖啡里的咖啡饮品或无咖啡饮品,揭开鎏金杯套上的浮雕玫瑰,轻轻旋转外层,内层“喜神加持”的祝福语便逐一亮相——求学业者见“逢考必过”,盼姻缘者遇“天赐良缘”,慕名打卡的年轻人则偏爱“一生轻松”。喜神茶舍不止可以饮茶,还可以制香、撸猫、拍照,绝对的“出片宝地”。
当然,妙峰山景区的创新不止于餐饮。面对“上香青年”的热潮,景区还以“轻量化”体验重塑文化互动——在喜神殿祈福后,游客可选择禅修课程,坐禅、抄经。
从百年庙会到国潮新业态,这座京西名山正以“民俗文化体验游”为载体,将“喜神”IP深度融入场景,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京西福地门头沟。
来源:门头沟融媒
记者:李季
编辑:李剑韬 李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