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2025端午假期旅行趋势预测报告》显示,端午旅游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特征:亲子游、宠物友好型旅行、演出经济成为三大增长引擎,非遗民俗体验与入境旅游热度领跑,苏浙沪客群跨省跨境出行表现尤为活跃。
演出经济带动小城旅游
端午假期延续本地游与周边游主导模式,携程数据显示国内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3%。长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需求旺盛,武汉、南京等热门目的地酒店均价较五一下降20%-30%,性价比优势吸引家庭客群。
初夏宜人的气候为室外音乐演出创造天然沃土,端午节期间各类主题音乐节、演唱会密集落地,催生出“跨城观演+短途旅游”的新兴消费模式。年轻人在追寻偶像的旅程中解锁“宝藏旅游小城”,如张杰常州演唱会带动当地住宿订单激增250%,形成观演经济与旅游消费的闭环联动;黄山青松音乐节、长沙草莓音乐节等热门演出热度近一月上涨40%,让晋城、德州等城市凭借演出IP实现曝光度与客流量的双重跃升。
高铁游方面,“2小时交通圈”效应显著,苏州、长沙、郑州等城市跻身途牛高铁游热门榜前十。
非遗体验激活消费引力
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旅游热度持续攀升,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50%。游客不再局限于观光打卡,而是深度参与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等沉浸式活动,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同程平台数据显示,“龙舟”“粽子”关键词搜索量一周内环比激增270%,折射出大众对民俗体验的强烈需求。广东佛山叠滘龙船赛经央视报道后,迅速成为现象级文旅IP,端午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67%,带动酒店、机票订单分别上涨145%、110%;湖南汨罗(屈原故里)、浙江嘉兴(粽子之乡)等文化地标预订量增幅超40%,陕西永兴坊非遗剧场推出的“秦腔+皮影戏”通票销量同比暴增12.6倍,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强劲消费引力。
情感经济驱动消费升级
端午与六一“双节叠加”,亲子游订单占比达35%,高星亲子酒店供给超50%,2-3天行程成主流选择。上海迪士尼、广州长隆等主题乐园“酒店+门票”套餐热销,自驾出游占比54%,自然探索、文博场馆类产品受家庭客群青睐。
宠物友好型旅游持续爆红,携程宠物酒店热度同比增长20%,近20%酒店开放携宠入住且均价溢价30%。“毛孩子家长”推动“它经济”,端午期间携带宠物的周边游订单增速领先整体市场,情感附加值成为消费升级关键变量。
3小时航程成主流选择
入境游热度同比翻倍,彰显China Travel的全球吸引力,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位列客源国前三,上海、北京、广州成海外游客首选目的地。
出境游呈现“短平快”特征,上海-大阪、上海-首尔等3小时航程航线包揽端午十大热门出境航线6席;埃及、俄罗斯等特色目的地酒店热度涨幅超100%,上海至曼谷、济州岛单程机票低至500元,叠加免签政策,催生“即兴跨境游”热潮。数据显示,上海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在端午出入境市场中展现强劲辐射力,3小时航程圈正成为跨境旅游的主流选择。
当传统节庆邂逅消费新趋势,端午假期正从单一民俗纪念转向多元体验融合。无论是亲子家庭探秘非遗工坊、宠物主携萌宠入住山水度假村,还是年轻群体跨城赴偶像演唱会,不同年龄、圈层的游客,正以个性化的方式,重新定义“传统节日的现代打开方式”。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杨玉红
图 片 | 采访对象供图
编 辑 | 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