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经典游览线路,通常是从阿斯旺出发,经过一段美丽的船程,最终在卢克索登岸。卢克索,曾是古埃及的都城底比斯所在地,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当地人常说:“没有去过卢克索,就不算真正到过埃及。”
古都的布局充分展现了古埃及人对灵魂的崇敬和信仰。在古埃及人的世界观中,人的生命如同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最终在西方落下。尼罗河以西的古城被视为太阳沉没之地,也是生命结束之地,因此被称为“死者之城”,那里埋葬的是逝者;而尼罗河以东的城市则象征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也代表着生命的诞生,因此被称为“生者之城”。卢克索因其丰富的历史遗迹而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在尼罗河西岸的“死者之城”,有着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遗址,如帝王谷、皇后谷和孟农巨像,这些地方埋葬着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法老及其王室成员。帝王谷的遗迹我们已详细介绍,不再赘述。离帝王谷不远的皇后谷,位于一座岩石山的南侧,谷内有超过70座墓葬,埋葬着十八王朝至二十王朝时期的王后、王妃、王子、公主和一些贵族。虽然皇后谷的陵墓规模比帝王谷小得多,每座陵寝仅有约20平方米,但其中的壁画同样精美绝伦,描绘的内容则更贴近当时的社会习俗,少了对法老的歌功颂德,更多的是民间生活的细节,生动而栩栩如生。
在众多陵墓中,哈采谢普苏特的陵庙尤为引人注目。她是古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女法老,生平充满传奇色彩,堪比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女皇武则天。哈采谢普苏特本是图特摩斯二世的皇后,当他去世后,由其养子图特摩斯三世继位,但实际权力掌握在她手中。两人明争暗斗,最终哈采谢普苏特通过一系列手段废黜了图特摩斯三世,最终自封为法老。然而,图特摩斯三世重回王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将与她有关的所有痕迹抹去,包括她在皇后谷的陵墓。她的墓中,曾经的颂歌与荣誉全都被除去,唯独卡纳克神庙的建筑被保留。
哈采谢普苏特的经历再次证明了“人事如流水,山川才永恒”的道理。站在她那座曾经辉煌的女法老陵墓前,我们无法不为这位曾经威震一时的女王的悲惨命运感到唏嘘不已。尼罗河水悠悠北行,穿越千年,英雄的荣光最终都化为尘土,历史的沧桑只能让后人吟咏,成为永恒的谈资。
皇后谷中最精美的陵墓莫过于奈菲尔塔利的墓。她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第一位皇后,也被誉为法老最宠爱的妻子。拉美西斯二世甚至在阿布辛贝为她修建了专门的神庙,奈菲尔塔利的形象与拉美西斯二世并列出现在许多神庙的墙上。她的陵墓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甚至比许多法老的陵寝更具纪实意义。虽然进入奈菲尔塔利的墓地需要支付100埃磅的高额门票,但其精美的壁画完全值得这一切费用。陵墓中的壁画保存完好,色彩鲜艳,描绘了她与众神的互动,奈菲尔塔利身着飘逸的白袍,头戴金冠,宛如神明般庄严优雅。这个陵墓堪称古埃及艺术的巅峰之作,每天仅限200名游客参观,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
尽管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皇后之一,她的坟茔至今仍无人知晓。她的传奇一生充满了谜团与戏剧性。作为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她的死亡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终结,埃及进入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时代。她的一生成为了无数作家和电影导演竞相描绘的主题。历史学家常称她为“尼罗河的花蛇”或“所有诗人的情妇”,莎士比亚将她描写成“旷世的性感妖妇”,而萧伯纳则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克里奥帕特拉的政治智慧与情感操控无疑使她成为一位极具魅力的女性。她与恺撒、安东尼的关系堪称一段政治与爱情的历史传奇,最终她的自尽成为了她传奇一生的悲剧终结。克里奥帕特拉虽未享有长寿,但她却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证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古老格言。
从帝王谷到卢克索码头之间,矗立着两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巨石坐像,它们高约20米,脚长2米,重量达到700吨。这两座雕像原本是阿蒙霍太普三世的雕塑,背后曾有一座宏伟的神庙,然而神庙最终被毁,巨像成了孤独的遗迹。这些坐像与其说是历史的见证,不如说是古埃及人民对伟大法老的永恒纪念。
阿蒙霍太普三世的治下,古埃及进入了鼎盛时期,他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带来了长时间的和平。他鼓励艺术创作并支持大型建筑项目,许多壮丽的建筑遗址至今仍然令人赞叹。在卢克索的神庙建筑群中,卡纳克神庙是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它见证了古埃及法老的辉煌历史,也展示了古埃及建筑与艺术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