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5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见习记者 宋科铖)5月25日,岳阳楼景区星光熠熠,千年岳阳楼在洞庭波光与璀璨光影的交相映衬下焕发绚烂生机。晚九时许,“巴陵胜状”匾额下,岳阳楼景区大门徐徐打开,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惊艳亮相。
《今上岳阳楼》演出现场。组委会供图
以文载道,《今上岳阳楼》登场即惊艳
《今上岳阳楼》是作品以《岳阳楼记》为文化源点,是重构“忧乐精神”的当代表达。不同于传统剧目,《今上岳阳楼》别出心裁地通过抽屉式剧本和章回体叙事构建了两条不同的观演动线,精心编织“4大剧场+3大诗境”梦幻矩阵,将岳阳楼景区打造成360度包裹式5D沉浸式诗画宇宙。
在《今上岳阳楼》的行浸式观演中,没有游客,只有庆历年间的“同路人”。在南门“读者剧场”进入故事情绪,化身范仲淹的“书童”或滕子京的“好友”,开启穿越之旅;在双公祠“两地求记剧场”见证双公“修楼求记”的时代对话;在七星碑廊“把酒临风剧场”同范公一道与先贤古人“同席”,捕捉《岳阳楼记》的写作灵感;在主楼“吾谁与归剧场”俯瞰洞庭烟波,共鸣“忧乐天下”的精神气象。
赴文会宴、遇文人雅士、论乾坤古今……在行浸式的叙事体验中,走进《今上岳阳楼》,即与历史人物心路同行,发现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岳阳楼”。
文旅与科技碰撞,“焕活”千年名楼
基于岳阳楼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作品创作中,《今上岳阳楼》遵循岳阳楼景区已有的园林基础与物理空间上“借景还境”的原则,利用数字艺术进行有机改造。投入近200台先进投影设备,运用多层次叠影投息技术、3D Mapping、多终端数控系统、裸眼全息影像与无线数控装置等前沿科技,构建出一个虚实交融、可游可赏的动态空间。
在科技的加持下,岳阳楼千年积淀的“忧乐精神”突破时空限制,以生动的数字语言触达年轻群体,从静态文化符号向动态文化体验跃迁,让传统文化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语境中焕发新生。
走进光影交织的《今上岳阳楼》,即穿越回北宋庆历年间,灯案案几、红墙青瓦,到水榭亭台、墨卷灯光,随处既具文人意趣、又富观演沉浸的夜游环境。在“宴+演+秀”跨形态融合下,舞台边界模糊,故事的发生延伸至观众所处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人与历史、空间、文化的三重互动。
打造湖湘夜游新样本,《今上岳阳楼》亮相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组委会供图
20余支团队九个月协同打磨,邀您共赴“忧乐宇宙”
一台精彩实景演艺的呈现,离不开背后创制团队的共同努力。项目总承制方湖南省演艺集团《今上岳阳楼》制片人任帅介绍,《今上岳阳楼》自去年9月起启动项目策划到今年3月入园开始实景建设,从创意策划方案拟定到园林景观配套工程设计、从舞台基建施工到光影设备安装调试、从演艺数字内容创制到服化道置景,270多个日夜的打磨、20余支团队协同共进,多轮内容、视觉、技术、运营等多层面的专业联测,才有了《今上岳阳楼》的璀璨呈现。
“景区内的大型设备融景设计、南门屋顶瓦片上每一处灯光摆放角度的斟酌、七星碑廊水池舞台从0到1的打造……我们希望为岳阳送出一张‘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旅名片。希望夜晚光影启幕后,岳阳楼可以快速进入‘忧乐宇宙’,而每一位《今上岳阳楼》的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关于‘吾谁与归’的答案”,制片人任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