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石油:2060年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报告(2024版)
报告共计:107页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编著,聚焦中国能源发展,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预测,为能源转型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宏观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虽有波折但长期向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消费提质稳量,增速先降后转负。人口负增长,但近中期对能源需求仍有托举作用,城镇化和老龄化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智能化。科技进步围绕可再生替代等展开,关键矿产资源和CCUS技术重要性凸显。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能源三角近期向安全一极倾斜,远期回归协调平衡,存在协调发展、安全挑战、绿色紧迫三种转型情景。
- 能源供需与碳排放展望:一次能源消费预计2030 - 2035年间达峰,峰值超62亿吨标煤,2060年回落至56 - 57.8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80%。煤炭、石油消费达峰后下降,天然气需求2040年前后达峰,非化石能源成为增量主体,2045年前后成为供应主体。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预计“十五五”期间达峰,峰值约101亿吨,控制煤炭消费和工业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关键,工业部门对“双碳”目标贡献最大。终端能源消费“十五五”后期达峰,电、氢融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电力将成终端第一大能源。
- 各能源品种及终端部门展望:煤炭短期略增后加速下降,发电和石化化工是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石油需求“十五五”中期达峰,之后下滑,交通燃料用油下滑是主因,化工原料属性增强。天然气前景取决于能源安全和转型挑战,助力终端降碳和可再生电力发展。交通部门运输需求影响用能,电动化是碳减排主要路径;工业部门能耗和碳排放将达峰,结构持续优化;建筑部门电气化提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将达峰。
- 能源转型建议:能源转型进入减速调整新阶段,为后续转型蓄能,但能源消费高位达峰也带来挑战。探索能源转型路径的窗口期在收窄,需厘清诸多关键问题。应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完善能源统计核算、碳排放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