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中,宏源药业的股价走势堪称一场令人揪心的“跳水表演”。从上市首日的破发窘境,到两年间股价从45元一路狂泻至13.7元,并且跌势至今未止,宏源药业究竟经历了什么?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上市即破发,美梦碎成泡影
2023年3月20日,对于宏源药业而言,本应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高光时刻,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式踏入资本市场。然而,现实却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上市首日,宏源药业股价开盘便破发,开盘后更是直线下挫,盘中跌幅一度超19%,股价最低下探至40.01元。截至当日收盘,跌幅定格在16.1%,收盘价为41.95元 。按中一签500股估算,打新的投资者当日浮亏约4025元。
宏源药业此次发行价为5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1.21倍,而当时行业市盈率仅为26.98倍,发行估值明显高于行业估值,这或许是其上市首日破发的重要原因。过高的发行价和市盈率,让投资者对其未来的盈利预期产生了担忧,进而选择用脚投票,导致股价一开盘就陷入了下跌的泥沼。
业绩变脸,股价雪崩式下跌
如果说上市首日破发只是噩梦的开始,那么接下来宏源药业的业绩表现,则彻底让股价踏上了雪崩之路。上市后,宏源药业的业绩随即变脸。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8.5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98.11%。全年来看,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300万元至9700万元,同比下降80.91%至77.69%。
业绩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六氟磷酸锂销售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虽然宏源药业六氟磷酸锂产销规模保持增长,但产品售价同比大幅下降,导致盈利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受国家集采和医保政策影响,医药终端竞争加剧,原料药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宏源药业的甲硝唑产销量虽有增长,但产品单位售价下降幅度大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产品毛利下降,进而影响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糟糕的业绩反映在股价上,便是一路阴跌不止。从上市首日盘中创下的45元高点后,宏源药业股价便震荡下跌,到2024年9月10日,盘中股价最低跌至11.41元,创上市以来股价新低。截至2025年5月7日,宏源药业股价报收13.28元,较发行价已跌去七成多,总市值也大幅缩水至53.12亿 。
超募资金引质疑,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推动下,宏源药业超募资金高达15.45亿元,实际募资是预计募资的两倍以上。令人惊讶的是,公司在上市次日便拿出20亿元购买理财,这一操作引发了市场对其“圈钱”的质疑。在公司业绩下滑、股价暴跌的同时,保荐机构民生证券却收获了高昂的保荐费用,这也让投资者感到愤愤不平。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宏源药业的股价暴跌让他们损失惨重。不少中签的股民本想着能在新股上市中赚一笔,结果却被深度套牢。二级市场上参与的股民也未能幸免,股价的持续下跌让他们的财富大幅缩水。在股吧里,投资者们怨声载道,纷纷表达对公司股价和业绩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