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未来智能CEO马啸:从耳机出发,AI是我们终极的战场
创始人
2025-05-13 21:51:12
0

“到了那时,世间万物均可以与AI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化完美融合,产生出AR的世界,即镜像世界......你可以和世界上的任何人自由对话、共同协作。那么新的组织势必诞生,其形态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公司。”

和未来智能CEO马啸的交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凯文·凯利在《5000天后的世界》中的描述,马啸同样有一个未来智能版本的答案——

围绕办公场景,以耳机等硬件为入口,扮演“耳朵”和“眼睛”的角色,好耳机带来更多AI的使用,好的AI使用带来更多的数据,未来智能可以朝着用户的工作流和任务流的两端延伸,viaim大脑沉淀足够的用户粘性,用AI Agent的方式执行用户的任务需求。

文行至此,可能有人以为未来智能是在做创业PPT,讲一个好看的融资故事,起码这种想法在笔者脑中划过。

AI耳机领域上有巨头企业把持,下有华强北环伺,就算AI打破了耳机的边界,未来智能向外延伸的同时,也意味着其他跨界企业也有可能侵入未来智能自己的根据地。

某种程度上,这不是一个关于“未来智能”的故事,马啸和他的团队在当下已经实现了盈利。此外,马啸表示,iFLYBUDS用户累计使用时长已突破700万小时,线下门店近3000家,出货总量超20万,累计用户突破100万,覆盖50余行业、180+国家及地区;AI功能累计调用破千亿,月活人数同比增长超2倍。

即便没有AI的加持,未来智能如今的体量和积累,也有了活下去的资本,具备了穿越周期、持续发展的基础,相比创业初期马啸带着二十多人、拿着几千万冲进耳机赛道的起点,今天的未来智能显然更有底气。而在AI时代的浪潮之下,他们显然所图更大。

近日,未来智能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Pre 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此前,其Pre A轮融资于2025年1月22日由万物创投领投、初心资本跟投,融资规模同样达到数千万元级别。

据钛媒体App了解,尽管当前投融资环境整体承压,仍有多家投资机构在接洽未来智能的新一轮融资。相比短期盈利指标,投资方更看重其在垂直场景中的产品化能力,以及数据沉淀之后的再开发价值,在当前市场中,具备入口、数据、场景的公司依然是稀缺项。

5月13日,未来智能在北京发布两款全新的耳机产品,讯飞AI会议耳机iFLYBUDS Pro3与Air2,面向个人商务办公场景的“AI智能体”——viaim大脑也迎来全新升级。

行业内外也在集中关注,AI耳机的牌桌上,未来智能会如何出牌。透过本次发布会,马啸和未来智能传递出两个清晰的观点:AI耳机,首先得是副好耳机;不要指望做AI工具,要给用户AI结果,真正的AI应该润物细无声。

“拿掉AI,耳机也得值这个价”

2024年有多少AI耳机出现,可能已经数不清了。互联网大厂如字节跳动、百度,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还有相当比例本来就做耳机的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I耳机产品,这些产品价格在数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

在这其中,AI耳机似乎真伪难辨,体验也谈不上有多好,是接入大模型就算AI耳机,还是要做到面对面同传,或者是多语种翻译,所有厂商似乎都在努力定义AI耳机,至少目前而言,还没有一个足够公允的正确答案。

但,有一种错误答案已经被排除,AI耳机不能以牺牲耳机的其他属性为代价,即在当前的产业形势下,靠AI收取额外的增值费用很难,而消费者又不会容忍AI耳机有明显的缺点,AI耳机厂商需要做的是“ Yes,and ”,而不是“ Yes,but? ”

早在AI耳机时代来临之前,马啸就意识到,“耳机即交互入口”的潜力远未被挖掘。但这一探索也曾付出过代价——在功能先行的产品迭代中,音质表现曾一度引发用户的质疑。由于“会议耳机”的定位,不少消费者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认知,误以为其音质不及传统音乐耳机。

之后iFLYBUDS耳机的销售成功,让马啸回过味来,“未来智能真正要做的,是把‘一副好耳机’与‘一个好AI’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定价是1500元,那耳机品质必须对的起这个价位,和其他对标款没有AI功能的耳机的品质一样。”

再到如今,马啸坦诚地表示,上一代 iFLYBUDS 在音质方面已具备不错表现,但由于缺乏广泛的用户体验,市场认知尚未建立。而传统音频大厂已经建立了用户心智,消费者购买前就有一种认知,这也是未来智能需要做的,让更多人知道真正听到、体验到iFLYBUDS是个好耳机。

那么,好耳机该如何评估?以未来智能的5+X指标为例,“5”代表耳机本身在续航、降噪、音质、外观与佩戴舒适度上的核心竞争力,“X”则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实用AI能力。

“首选是音质”,马啸说,用户在使用耳机时遵循一个朴素的真理,永远想少带一样东西。不像软件装在手机里,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硬件少带一样是一样,起初iFLYBUDS的用户会带两副甚至三副耳机,后来发现iFLYBUDS音质尚可,就直接改为自己的主力耳机。

会议功能是未来智能耳机的切入点,但仅有会议功能,iFLYBUDS就无法“转正”,此前用户可能是因为会议功能选择iFLYBUDS,未来iFLYBUDS建立了足够的用户心智之后,更多用户可能因为“买耳机还送个AI”选择iFLYBUDS。

这也是为何,未来智能选择了中国爱乐乐团作为大师级调音合作伙伴,中国爱乐乐团在调音室盯着曲线,一点一点精细调教,使其音色更符合专业审美,iFLYBUDS耳机呈现出更宽广的音域、更细腻的音色和更震撼的声场效果。

“耳机调教就像打游戏加点,能力加点是有限的,都加在中音,那高音和低音部分就不够清晰,解析力就不足,每一个耳机都有自己的调教方法,与其我们自己说有多大动圈、多少毫米的喇叭,不如请专业人士背书。”马啸直截了当地表示。

谈起耳机的其他四个指标,马啸依然能够滔滔不绝地给出与同行的细致对比,该给自己加分的地方毫不吝啬夸奖,对于自己不足之处,他也坦言iFLYBUDS在部分维度仍有优化空间,但在多数关键参数上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该被看见的优势不能被埋没,我们的价值配得上用户的期待”。

譬如降噪中的ANC主动降噪和ENC环境降噪,业内厂商更喜欢宣传ANC,用AI算法给出一个反向噪音,从而实现降噪。iFLYBUDS不仅在ANC做到行业头部,在ENC方面已经大幅拉开和其他厂商的差距,在电话或者会议场景,ENC能够屏蔽环境杂音,只凸显用户自己的声音,显然更实用。

未来智能CPO柳达介绍,最新发布的旗舰产品iFLYBUDS Pro 3,在中国爱乐乐团首席音乐家的反复打磨下,既能展现音乐动态细节,又可精准还原人声特征的独特音质体系,深度降噪即便在机场、KTV等高噪环境,仍能精准分离人声与背景噪音;单次9小时、综合36小时续航能力,是更合格的“全天候生产力工具”,同时也是一副专业耳机。

“做AI耳机之前,首先iFLYBUDS是个好硬件”,这是未来智能AI耳机的前提,AI耳机行业也需回归对于硬件的产品理性。

AI卖的不是工具,而是成果

刚刚落幕的第三届红杉资本AI峰会,成为圈内讨论的焦点,红杉资本合伙人Pat Grady 把标题这句话称为“万亿美元机会”,用户不会为了工具买单,却会直接为结果买单。

二者的不同在于,用户需要自己去探索工具如何使用,但能够直接给用户交付结果的厂商,已经拿走了客户的预算。

与此同时,另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趋势是,AI 的主语正在转移,从“被调用”转向“主动调度”。不是模型变强了,而是系统在变,谁掌握入口,谁就掌握未来的调度权。谁成为“用户意图的第一个承接者”,谁就控制了系统分配权。

如果不是和马啸的对话发生在红杉资本AI峰会之前,笔者甚至怀疑马啸是从峰会上拿来了PPT,因为马啸的观点,未来智能的生态卡位选择,和峰会上的观点高度一致。

“我们自己的战略叫双引擎,一个是AI大脑做粘性,做更多深度服务,一个是硬件做入口,这些硬件入口都围绕着AI大脑的办公场景。可能是耳机,未来还有别的更有想象空间的各种产品,都是AI大脑的‘眼睛’和‘耳朵’。”马啸说。

类似Manus的理念,为AI提供双手,未来智能为AI提供眼睛和耳朵,若以后马啸带着其他AI硬件产品亮相,大可不必太过惊讶,因为这本就十分清晰印在未来智能的战略地图上。

马啸也直言在向Manus学习,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模型层过渡到应用层,2025年被公认为Agent元年,但是还有一重非共识同样重要,就是红杉AI峰会上提及的入口,如何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不只是AI应用需要改变,在AI入口就要提前改变。

“普通用户不会研究使用大模型,让AI普及不是让大家学习更多的prompt,学习怎么向AI输出,真正的AI是润物细无声的,他知道你是谁,喜欢什么东西,这些特质是慢慢积累出来的”,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按照未来智能的设想,不仅要解决输入的问题,更要解决执行的问题,当然未来智能是在非常垂直的办公垂直场景做执行,输入也是在办公垂直场景做输入,AI Agent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本次大会上,马啸披露,未来智能已售出的百万台AI耳机与20万台电脑助理,持续产生办公场景的语音、文本等多模态数据,驱动AI功能从通用的记录、总结、翻译进化为“分行业专家模型”,从基于单条记录的基础问答,进化为跨多个会议记录并实现全域搜索的深度问询。

这也代表,未来智能不只是一家硬件制造商,而是卡住了AI入口的生态位,当不少人还沉浸在大模型应用时,很容易忽略掉一个关键问题,用户使用AI的触发点在哪?

未来智能向前一步,每个设备都是AI入口,用户使用AI不是有意为之,核心目的不是使用AI,而是获取AI交付的结果,这就给用户提供了充分的动力,100万台硬件正在喂养一套越用越聪明的系统,系统越好用用户数也就更多,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正向循环。

未来智能CTO王松介绍,这款面向个人商务办公场景的“AI智能体”,以人体机能隐喻构建技术框架:感知层如同“感官系统”,通过专有硬件阵列采集环境信号,噪声抑制技术确保数据信噪比;智能推理模块如同“大脑中枢”,采用动态知识图谱与上下文感知NLU引擎解析用户深层意图;实时交互能力被具象化为“血管网络”,通过自研的分布式消息总线实现毫秒级数据路由;安全体系如同“皮肤与免疫系统”,采用零信任架构贯穿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

“viaim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能够主动辅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完成工作的‘智能伙伴’或‘数字同事’。”王松强调其与纯软件方案的本质差异——硬件感知拓展环境理解维度,隐私计算植入工作流保障数据安全。而未来规划的视觉、触觉等终端产品延伸,将把“一脑多端”推向“五感协同”的新阶段。

未来智能想得很清楚,马啸也并不会担心其他厂商模仿。“肯定会有人学习,也不是什么行业秘密,甚至会有一些厂商放弃硬件的利润,博取未来AI价值的可能性。”

“我相信,AI大脑围绕硬件的创业模式未来会很多,关键是谁能够专注,我们团队可能最大的经验是,做得越宽越泛,用户越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也越分散,用户感受到的价值体验感也越失焦。把功能做到极致,专注垂直领域,用户马上就能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对客户有用,它就能够不断积累数据。我们是先入者,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数据优势。只要保持专注,马太效应就会继续放大。”马啸总结道。

与其说未来智能做的是会议耳机,不如说做的AI办公助理,只是会议耳机恰好是未来智能最先成功的产品。

下一代AI硬件,不应该由传统公司去做

纵观历次技术革命,大企业难以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很难找到新的突破口,越是成功的企业越追求效率上的完美和优化,在已经成功的事重复,或是追求完美的流程。

如果想要有新发现,就必须走一条和最优化截然相反的道路。选择风险大、获利少、规模小的方向,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商业冒险。而且,一个已经取得成功且维持最优状态的企业,也未必能够承受向恶劣的商业环境转轨的考验。除非公司高管可以“独断专行”,将企业拉向收益小、风险高的小型市场。

凯文·凯利也预测,未来镜像世界中的胜利者,应该是目前还默默无闻的初创公司。镜像世界会帮助数以万计的公司胜出,也会带来新的商机。

未来智能拿到融资之后,不仅要在国内保持持续的增长,海外市场的扩张也是重中之重,日韩、中东、欧洲、美加都是耳机的繁荣沃土,其他耳机品牌的成功经验,也验证了智能硬件在全球市场的增长潜力。

相比于这些海外耳机产品,iFLYBUDS依旧有着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结合已在国内验证的营销策略,创新品类、品牌定位、占领心智,预期可实现更高的转化率。

“把用户群体浓缩到一个特定的场景人群,集中力量打动客户,再往外不断地扩圈的营销方法论,加上我们产品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体验,在新加坡的试点中,iFLYBUDS线上销量已经超过同时期其他品牌”马啸说。

AI耳机并不缺少新入局者,互联网巨头们是一个很有威胁的对手,兵强马壮,资源充沛,但也有其弱点。“很多互联网思维的厂商做不好硬件,他们太轻视硬件的规律了,他们觉得互联网快速迭代就可以了。”马啸说。

“互联网产品是长板原理,平台思维越做越大,算法快速迭代式上线了,只要有一个长板跑得快,其他问题发个版本内部修正一下就好,他们要的是快速起量,快速做大规模、快速数据反馈。做硬件反过来是短板原理,有一个短板做得不好,从研发到开模到市场到库存全废了。”

受到理想造车的启发,马啸也一直在思考下一代AI硬件的打造方式。传统造车是先做底盘、装上发动机,安装传统设备,上面盖个壳子,车机系统全部是规范接口,最终这样的汽车体验一般,因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并不是面向用户而造车。

“AI需要软件能力和平台服务,包括迭代的思想,又需要硬件的严谨思维,两种公司骨子里的基因不一样。基因不对,再大的公司也不一定能做成。”他说,未来的AI产品一定是新的组织产生的,它绝对不是那种项目经理带着产品经理,然后再搞几个研发,就能做出来的。

马啸认为,下一代AI硬件应该由一些有新基因的公司去承接,而不是由传统公司去做,硬件、AI和服务,三者应该实现超强耦合,未来智能正在成为这样一家下一代AI硬件公司的途中。

相关内容

《青年文摘》和《读者》里得...
《青年文摘》和《读者》里得感人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故事有真假,感...
2025-05-14 03:08:55
太阳报:场上与努诺争执后,...
在上周末进行的英超第36轮比赛中,诺丁汉森林主场2-2战平莱斯特城...
2025-05-14 03:01:43
前阿森纳队友重聚,什琴斯尼...
当地时间5月12日,巴萨门将什琴斯尼在社交媒体晒出了国家德比后他的...
2025-05-14 03:01:41
是否会效仿六年前的迷信活动...
托特纳姆热刺将会和曼联争夺本赛季欧联杯的冠军,主教练波斯特科格鲁在...
2025-05-14 03:01:31
FIFA官方:卡塔尔U17...
北京时间5月12日,FIFA官方宣布,2025年卡塔尔U-17世界...
2025-05-14 03:01:28
最高年薪国家队主帅!安切洛...
周一,巴西足协宣布安切洛蒂出任巴西国家队主帅。媒体透露,安切洛蒂将...
2025-05-14 03:01:09
世体:弗里克与巴萨的续约合...
北京时间5月12日,据《世界体育报》报道,巴萨主帅弗里克与其经纪人...
2025-05-14 03:00:57
德媒:萨内将在周五前做出最...
据德国媒体Sport1记者Stefan Kumberger报道,萨...
2025-05-14 03:00:46

热门资讯

靖江农商银行:融资成本全明示 ... 为积极响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助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15岁湖南女孩被撞身亡,母亲发... 据界面新闻报道,4月6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宋家湾村发生一起火车撞人事故,15岁的残障留守女孩宋玉...
AMD与沙特人工智能公司达成1... AMD与沙特人工智能公司Humain达成10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格隆汇5月14日|AMD与沙特人工智能...
关税战重创世界最大车企 丰田现在仍是最赚钱的车企,但关税战冲击了日本制造、出口赚汇的模式,丰田的利润正按照每小时几百万元的速...
瓶片 2507:主力合约涨跌+... 【截至 5 月 13 日收盘瓶片期货主力合约 2507 涨跌等数据公布】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 5 月...
宇信科技:5月13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宇信科技(SZ 300674,收盘价:23.33元)5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
再递表!监管重压下,富友支付的... 从多次谋求A股上市未果,到转战港股几番失效,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富友支付的上市旅途可以说是备受坎坷...
5月13日凤凰航运(00052... 证券之星消息,凤凰航运5月13日涨停收盘,收盘价5.09元。该股于14点29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
股票行情快报:恒光股份(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恒光股份(301118)报收于21.09元,上涨0.29...
“大超预期”! 券商热议中美关... 一个多月以来悬而未决的中美关税谈判终于落地。 5月12日下午3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