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诞生于广东,是广东产业政策和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创产业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截至目前,腾讯已服务大湾区22万家客户。”5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贸易最开放、产业最聚集的区域,大湾区诞生了5座万亿GDP城市,经济规模和科技创新水平均跻身全球湾区第一梯队,也培育了70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未来,腾讯云宣布将全方位加码AI投入,以科技创新助力大湾区数字经济提速领跑。
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
服务大湾区22万家客户,覆盖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全国0.6%的土地创造了超过10%的GDP,也是全球产业链完备、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培育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70家,约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7.7万家,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大会上表示,腾讯生长于粤港澳大湾区,也以数字科技回馈大湾区。腾讯将与广州等核心城市加深合作,持续通过人工智能,助力湾区产业的创新升级;以融合创新,保障企业安全发展;借助全球化能力,助力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全球。
截至目前,腾讯已在大湾区布局了多个算力中心,携手2000多家伙伴,服务了22万家客户,覆盖政务、教育、医疗、出行、文旅、工业等全产业领域。
大湾区企业在数智化方面的需求有何特点?腾讯云副总裁、南区总经理姚一兆向南都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全球发展浪潮当中最火热的湾区之一,大量的企业涌现,也形成了很多行业龙头、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集群。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对于数智化的需求相对于其他地方更加迫切。在拥抱人工智能这个方向上,湾区的企业积极、踊跃,同时湾区企业比较务实,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哪儿,会把各家企业擅长的能力结合在一起。
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提到,腾讯在人才培养、政务民生、产业升级、前沿探索等多个方向,投入了大量资源和实践,为广州及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撑。其中,腾讯云助力打造了粤省事、乘车码等多项民生数字化服务,腾讯云支持的粤商通平台,让广东超过千万企业可以免证办事,实现“一站式、免证办、营商通”的贴身便捷服务。腾讯云连续6年、11次为广交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广交会线上平台平稳运行。腾讯与深圳大学等高校展开合作,助力教育数字化发展并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腾讯还助力打造了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人工智能课程覆盖1500所中小学,加速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加码AI投入,助力企业紧抓三大增长机遇
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也是大湾区的突出优势。腾讯作为大湾区的互联网科技平台企业,将持续加码AI投入。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达到189亿元。另外,从基础大模型、算力、开发工具到应用层面,腾讯全面升级布局。据悉,目前腾讯混元+开源模型方案,已经落地在政务、医疗、教育、金融、消费电子等30多个行业。
在算力层面,目前腾讯在大湾区布局了广州、清远、韶关等多个数据中心,为产业升级提供底层算力支持。面向大模型的落地需求,腾讯也提供了一站式的AI服务能力。在模型层面,腾讯混元大模型综合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梯队,并持续推进开源,开放了文本、图像、视频和3D生成等多个模态的模型。
除了持续加码AI投入以外,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还表示,AI是一场工业革命级别的变革,腾讯除了在内部多产品接入AI能力、在模型方面积极拥抱开源和持续加强自研以外,还将继续做好服务平台的角色。据悉,在平台工具层,腾讯云TI平台目前已实现为开发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大模型不能只做‘全才’,还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专才’训练,比如增训、蒸馏,生成更小、更适配的模型。接下来,企业需要的是能灵活部署的10亿、100亿参数级别的模型,而不是动辄千亿规模的庞然大物。接下来的半年大家会看到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转向精调和垂类化。在这方面,腾讯希望扮演好平台的角色,我们的TI平台正是为此而生,帮助企业完成垂直领域模型精调、蒸馏、部署等全过程。”王麒称。
李强表示,当前正处大变局时代,找到业务增长第二曲线,是今天所有企业的时代命题;围绕智能化、国产化、国际化三大增长机遇,腾讯已联合大湾区多领域领军企业打造了诸多数字化创新实践。李强认为,AI正重塑产业模式,成为支撑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出海已经是中国企业开拓增长边界的战略共识,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也让自主创新成为企业构筑数字化韧性的根本。
采写:南都记者 林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