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能够用稀土进行各种关税反制,除了我国是稀土产地大国之外,还有就是我国的稀土加工技术领先全球,然而近期一家奥企却放出豪言,说是继中国之外,成为世界上首家掌握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厂商。
此消息一出,全世界都为之一振,甚至有人直言中国的稀土技术垄断已经被打破,如果真是这样,稀土以后还能成为中方手中重要的反制筹码吗?
听着唬人,实则不然
作为一家澳洲企业,莱纳斯选这节点放消息,确实会挑时候,中国刚一收紧口袋,这边就有人喊“我能供货”,自然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眼球,毕竟一旦真能取代中国,那么必然会重新塑造全球稀土产业链,然而,这家澳大利亚公司的底气似乎没那么足。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位于马来西亚的厂子,从2012年开张到现在,主要玩的是轻稀土分离,现在说搞定了重稀土,听起来更像是给老生产线做了个“拉皮手术”,技术上并没有脱胎换骨。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工厂
要知道,中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徐光宪老爷子就捣鼓出了串级萃取法,那玩意儿分离稀土,纯度高到吓人的六个九(99.9999%),跟炼丹似的,西方还在用的老一套溶剂萃取法,分离效果和成本控制,比起中国来,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成本贵个三五成是常事。
莱纳斯吹的牛皮再大,他们马来西亚工厂规划的重稀土年产量撑死了也就1500吨,这数字跟中国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够塞牙缝的,毕竟中国除了自己开采分离之外,同样也会进行进口和回收,加起来的总量起码是莱纳斯的二十多倍。
莱纳斯稀土在澳大利亚新建的稀土加工厂
连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都愁眉苦脸,说他们F-18战机导弹传感器里的铟锑金属,还得眼巴巴瞅着中国,替代品在哪儿还不知道呢,就莱纳斯这点儿产量,想填满西方市场的胃口,还想撼动中国的地位,简直是痴人说梦。
除此之外,光有技术名头还不够,生产成本才是硬道理,翻翻账本就知道,中国企业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在酸碱配比、溶剂回收这些犄角旮旯里省钱的门道,早就练得炉火纯青, 中国北方稀土生产一公斤轻稀土氧化物,成本也就4到7美元,而莱纳斯那边可就头疼了。
马来西亚工厂因为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天天被当地老百姓堵门抗议,没办法,只好把部分工序搬回澳大利亚老家,这一来一回折腾,物流和管理成本又得往上涨一截,因此同样生产一公斤轻稀土氧化物,莱纳斯起码要花费10到15美元,就这这还只是轻稀土,到了重稀土领域,成本差距只会更夸张。
而且,中国稀土产业的优势,并非仅仅依赖于资源丰富或单一技术环节的领先,而是整个产业链协同运作,从而产生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从开采到生产出磁性材料,中国企业最快仅需15天即可完成。
江苏连云港等待出口的稀土
相比之下,莱纳斯需将矿石从澳大利亚运至马来西亚进行初步加工,再可能转运至美国进行精炼,整个流程耗时三个月之久,这种效率差距将直接影响市场反应,甚至中方一个稀土政策,就能导致世界上的稀土公司当期净利润大幅缩水,经营状况受到显著影响。
病急乱投医
眼瞅着莱纳斯这根独苗苗指望不上,美国可没闲着,到处找辙,一边是美国国防部掏了2.58亿美元,投给莱纳斯在德克萨斯州建新厂,可这厂子,预计得2026年才能开工,初期产能据说也就够美军需求的百分之三,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另一边,美国也想拉着别的国家一起干,就在莱纳斯宣布消息的同一天,美国的MP材料公司就和沙特矿业公司手拉手,说要在沙特建稀土分离厂,听着挺热闹,可沙特那点稀土储量,只占全球的1.5%,技术工人更是没几个,这事儿能成多大气候,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更有意思的是,这MP材料公司现在还得把在美国本土挖出来的稀土精矿,千里迢迢运到中国去加工冶炼,然后再把成品买回来,这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这种“曲线救国”的招数,恰恰把西方在关键冶炼提纯环节的技术短板给暴露得一清二楚。
美国还把贼溜溜的目光投向了乌克兰,两国签了个《美乌矿产协议》,想开发乌克兰的矿,可乌克兰东边炮火连天,电都供不稳,大规模挖矿成了难题,再加上那里的稀土储量跟中国比,也就是毛毛雨,因此这些招数,短期内想改变全球稀土供应格局,恐怕比登天还难。
看不见的壁垒
中国在稀土这盘大棋上,早就不是只盯着挖矿卖资源那么简单了,从2025年开始,中国接连甩出几张牌:2月份,钨、碲等五种金属开始出口管制;4月份,钆、铽等七种稀土产品也进了管制的小黑屋。
到了5月,更是直接对整个产业链下手,连那些通过第三国转卖中国稀土产品和技术的行为,都要管起来,韩国有家公司就因为偷偷转卖含有中国稀土技术的设备,被敲了警钟;香港那边也查获过伪装成五金配件走私的锑锭。这都说明白了,中国这次是动真格的。
更厉害的还在后头,那就是技术壁垒,从2019年开始,中国就把稀土分离技术列入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澳大利亚有个洛伊研究所评估过,要是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西方国家想复制出一整套稀土产业链,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别想。
与此同时,中国自己还在砸大钱搞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像什么耐高温磁性材料、无氰电镀工艺,这些都是不断加固产业链“护城河”的硬核操作,不仅有先发优势,还在不断往前跑,这差距想要追上可不是那么简单。
结语
这场围绕稀土的明争暗斗,越看越有意思,西方那边越是声嘶力竭地喊着要“去中国化”、要“供应链多元化”,反而越衬托出他们在技术和成本上对中国的深度依赖,简直像个悖论,毕竟这场较量,早就不是简单的生意买卖了
莱纳斯这次所谓的“技术突破”,充其量也就是给西方客户们打了一针安慰剂,多了个谈判时可以念叨的筹码,可真要扒开来看,他们那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多多少少还带着中国技术的影子,因此想要重塑世界稀土供应链,或许也只能幻想在口嗨中了,您说呢?
信息来源:
和讯网2025-05-14《中国稀土管制升级 高压严打走私出口》
新浪财经2025-05-18《莱纳斯公司成为中国外首个商业化生产重稀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