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亿美元,中国再次大规模抛售美债,“美国第二大债主”之位让给英国。
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较上个月减少了约189亿美元,减少至7654亿美元。而英国在增持289亿美国国债之后,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了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总持有量达到了7793亿美元。
另外,数据显示,日本目前仍然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在3月份增持49亿美元国债后,日本目前总计持有11308亿美元美国国债。
除了大规模抛售美债之外,中国还有一个举动值得注意。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的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在过去的半年中,中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增长达到近100万盎司,约合28吨。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势不可挡,因此,减少美元债务,增持多样化资产配置,是构建稳定、多元化外汇储备体系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黄金作为稳定资产,增持黄金能够有效应对美元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减持美债是出于综合考量做出的决定,并且还会持续推进下去。
对于中国减持美债的动作,有日本媒体分析称,这是自2023年2月份以来最大的长期美债卖出量。据悉,中国曾长期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直到2019年被日本超越。自从2021年开始,中国总体上就一直在减持美债,并且将美债持有量维持在8000亿美元左右。
抛售美债,除了是中国经济的“防御机制”以外,其实也是中国用来对抗美国“霸权”的一个“杀手锏”。通过抛售美债可以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还可以引发美债股市动荡。比如在2024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方正是通过抛售美债,逼迫美方作出重大让步,以减少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半导体和芯片行业的损失。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美国政界掀起了一波不小的“访华潮”。当时,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雷蒙多、美国财长耶伦,以及美国国务卿接连来到中国“求情”,请求中方“帮帮忙”。而前段时间中美举行贸易谈判,美国对华让步,极有可能是是因为中方对美债“发力”的结果。
对于中国来说,减持美债并非“头脑发热”,而是基于对美国金融以及世界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的评估,为规避自身风险而作出的合理判断。现在的美国,可以用债台高筑来形容。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4月,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达到36.2万亿美元,占GDP的123%、与此同时,由于特朗普政府飘忽不定的政策,美国债务的信用风险正在急剧上升。
近年来,美联储不断的加息行为,让美债收益率剧烈波动。在种种因素的累积之下,美国国内的经济矛盾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随时都有“崩盘”的风险。
对于中国来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才能有抵御风险的力量。中国不断抛售美债,不仅仅是中国“自保”的一环,同时也是世界金融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