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多家外资机构密集举办"中国主题"论坛,参与规模较往年显著增长。第28届瑞银亚洲投资论坛吸引超过3500名投资者报名,较去年增加20%以上。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汇聚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名参会者。这些数据反映出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热情正在回升。
外资流入态势持续向好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热情显著升温。被动资金持续涌入A股市场,对冲基金对中概股配置逐渐提升。摩根士丹利监测数据显示,2月1日至4月2日期间,约20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中国股市。经历4月中旬的短暂流出后,4月下旬开始重新流入中国股市。
中国离岸股权资本市场发行量强势反弹,年初至今总量已达344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5%,同比激增4.5倍。港股IPO市场复苏明显,年初至今募资总额达到90亿美元,同比增长320%。这些数据表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核心资产的认可度和兴趣正在增强。
全球对冲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对中概股ADR的配置敞口逐步增加。中概股ADR组合同期以18个百分点的优势跑赢等权重的标普500指数。知名主权财富基金和长线投资者正在重返并积极参与各类产品的交易。
人民币汇率韧性支撑市场信心
人民币汇率表现为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提供重要支撑。5月26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升破7.17,创下自2024年12月以来新高。自4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约1%。
人民币走强的支持因素包括中国出口行业竞争力增强和多样化发展,人民币在实际有效汇率基础上可能被低估,以及美元整体疲软产生的从美元资产分散投资需求。国际投行预计美元兑人民币在未来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将分别达到7.20、7.10和7.00。
历史经验显示,当人民币升值时,中国股市往往表现良好,这与大多数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交易模式一致。人民币升值可以通过会计、基本面、风险溢价和投资组合流动等渠道使中国股市受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包括换算收益在内,中国股票可能上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