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法院在过去的 10 年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司法能力与担当。10 年间,他们审结了高达 7817 件涉自贸区案件,这一数字背后,是法院法官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与严谨裁决。他们以专业的法律素养,精准地处理每一个涉自贸区案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与公平,为福州自贸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这些审结的案件,如同一个个坚实的基石,构筑起了福州自贸区法治建设的牢固大厦,让自贸区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福州法院10年审结7817件涉自贸区案件
推出多项首创机制提升解纷效率
福州中院21日召开自贸审判工作十周年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至2025年福州法院自贸审判司法保护状况和总体成果,发布《福州法院司法护航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十周年白皮书》及自贸审判十大案例。
数据显示,2015至2025年,福州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8049件,审结7817件。其中,收案数量居前的5类案件为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
在涉台司法领域,福州法院创设“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推行“驻点法官+台办特邀调解员+台胞特邀调解员”的“1+1+1”调解模式。2023年,该机制成功化解13起涉重点国企与台企的系列纠纷,涉案金额达1.1亿元。
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推行“一庭一站一中心”知识产权以点带面式保护机制,挂牌成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在自贸区互联网游戏产业园设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服务站”,与自贸区管委会合作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设立“知识产权(涉台)保护调解中心”,全方位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在破产案件审判方面,组建破产审判专业合议庭,同时发挥执行法官驻点办公优势,组建审执法官“2+1”执转破专业合议庭,推动破产案件、执转破案件高效解决。
为提升自贸区解纷效率,福州法院推出多项首创机制,创新涉自贸区“诉调仲执一体化”机制和“法仲联侨”协同机制,推出“减半再八折”的惠民举措,实现“一趟不跑、一次就好”,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福州法院还创新“立审执联破”全链条机制,在省内率先成立“自贸区执行事务中心”,实现涉自贸区案件执行立案、查控、破产审查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跨部门、跨阶段、多头跑问题。
为实行企业破产处置一站式服务,福州法院还建立区级府院联动机制,打造“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改革”机制,高效化解破产案件52件,惠及债权人企业380多家,盘活土地500余亩,妥善安置职工700余名,助力多家企业重获新生。
此外,福州法院围绕“司法护航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从三方面升级服务能级。立案服务提效,全省率先推行涉自贸区案件“当天起诉、当天立案”,施行“一窗收件、一站服务、一趟就好”的“三一”机制,实现15分钟收件、24小时内立案、48小时裁定。数字服务升级,创新“云审判”机制,推出“云认证”“云面签”“云授权”,破解涉侨诉讼难题,实现线上庭审、调解即时签。法治宣传浸润,建立台商台企法律服务专员制度,落实《福州法院惠企安商13条工作措施》,推行全流程护企、高效率暖企、全方位安企的企业司法服务机制,开展民营经济服务保障行动。(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魏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