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名单正式公布,令人欣喜的是福州有 3 地成功上榜。这一喜讯彰显了福州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这些上榜的地区,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均衡的教育环境。这不仅是福州教育事业的骄傲,也将有力推动当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福建省有7个县(市、区)上榜,包括福州市鼓楼区、晋安区、连江县,厦门市思明区、集美区,三明市三元区,龙岩市漳平市。
据悉,鼓楼区通过实施“一核多区,全域推进”行动,建立健全教育财政投入稳增长机制,连续四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近两年累计投入6.2亿元,新改扩建学校36所,新增校舍面积约12万平方米、学位8100个,有效破解“大校额”“大班额”难题。组建10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打造“智慧教育”标杆,创建示范校14所,成为全省首批试点区;打造特色德育品牌,推广教学成果,成为全国中小学科创教育实验基地。
晋安区深入实施城乡学校一体化办学,形成农村薄弱校提质扩优的新模式。推动城区12所优质学校与山区12所学校一体化办学,建立由城区学校校(园)长兼任山区学校法人代表的一体化办学模式,改善山区学校办学力量薄弱现状;引进35个省市品牌名校合作办学项目,“大手”牵“小手”,有效提升办学质量;通过九年一贯制办学、集团化办学等,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面增效。
连江县以县城中心区为核心,将全县22个乡镇划分为“四个组团”,深耕“一域带动、四轮并驱”的“优均”发展模式。在生源结构上,全县7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乡比约为1,基本实现均衡;资源配置方面,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室乡镇学校占比达59%;教学质量上,深化集团化办学,农村教学质量标兵学校占比高,近三年获奖比例与城区相近;师资力量上,优先保障农村教师发展,城乡名优骨干教师数量持平。(记者 鄢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