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讲解员林诗晴,凭借着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在短短 3 年时间里,讲解时长已超 1000 小时。她身着整洁的红领巾,站在红色历史的舞台上,仿佛时光的使者。每一次讲解,她都全身心投入,用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她的讲解不仅让听众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她用 1000 多小时的坚守,诠释着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成为了红色精神的生动传播者。
林诗晴在三坊七巷提供志愿讲解服务。
“我的讲解服务时长突破1000个小时啦!”上周六上午,刚刚在沈葆桢故居完成讲解服务的林诗晴迫不及待地晒出她的讲解服务记录,这也让她成为福州红领巾讲解员中讲解时长最长的讲解员。
2019年,还是福州市中山小学一年级的林诗晴看到学校红领巾讲解队的哥哥姐姐们自信地讲述“秀才救蚁”的故事后深受触动,“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家乡的故事”。
三年级时,她如愿加入福州市中山小学“7686”小导游队,成为鼓楼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
她进行讲解服务的场馆,有林觉民·冰心故居、严复故居、林则徐纪念馆等名人故居,也有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等福州代表性古厝,以及福州地标建筑镇海楼等。细数一下,这些年林诗晴能够掌握讲解的场馆多达22个,这还不包含她曾参与讲解的一些特展。
10多万字的讲解词,林诗晴是怎样一字不落地装进脑袋里?“多听、多看、多记、多讲”,就是她的讲解学习之道。她告诉记者,课余时间她反复聆听专业讲解员的讲解,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老师拓展的故事,深入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攻克三坊七巷人物关系难题时,她曾多次作为普通观众聆听经验丰富的成年志愿者讲解,最终把人物关系和事件串联起来,理清脉络。
“一待就是一天”也成为了林诗晴的志愿讲解的日常。林诗晴目前是六年级学生,3年的讲解时长突破1000个小时,这让成年志愿者都对她刮目相看。而这个过程中,许多经历令她难忘——
95岁的日语教授听完讲解后展示密密麻麻的笔记,让她深感“活到老学到老”的力量;初学讲解时未能解答游客关于“万岁纹”瓦当纹样的疑问,多番查证后期待与他们重逢解惑;为新加坡艺术教师讲解非遗唐卡漆画,对方获赠书籍后表示要将福州文化带上课堂;为中国知名主持人讲解严复故居时,对方的分享及温柔优雅的形象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游客的鼓励让我感受到讲解员志愿服务的价值,也坚定了继续把福州故事说给大家听的决心。”林诗晴分享道,讲解这份工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更提高了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如今,福州红领巾讲解员在全市遍地开花。今年春节期间,300多位红领巾讲解员投入志愿服务,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讲解近1000小时。作为福州文旅推荐官、三坊七巷AI数字人推荐官的原型之一,林诗晴还想借助新媒体和AI的力量,向全世界传递福州的文化符号。(记者 管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