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红黑榜也被打假了
创始人
2025-05-12 14:03:49
0

“3·15 红黑榜曾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标识,曾一度被视为公正的评判标准,指引着消费者辨别商品和服务的优劣。然而,如今却爆出 3·15 红黑榜也被打假的消息,这无疑给消费者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曾让人们信赖的榜单如今也陷入了信任危机,让人不禁反思,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到底还有多少所谓的权威和标准是真实可靠的。这不仅是对 3·15 品牌的打击,更是对整个消费环境和消费者信心的重创,我们亟需重建起对各类榜单和评价体系的信任。”


2025年央视“3·15”晚会落幕后,针对被曝光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等迅速开展行动,依法处置曝光问题。但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社交平台出现了很多“热心监督员”,看似贴心地整理了“3·15红黑榜”,一边提醒他人提防“黑榜”里的品牌,另一边又表示“红榜”里的品牌可以放心消费。可是,这些榜单漏洞百出,绝大多数与央视“3·15”晚会没有任何关系,而是部分营销号蹭“3·15”热点,以“打假”之名行“造假”之实。

这些“红黑榜”都是网民自行整理的,并非官方报道,不少品牌压根没有出现在官方报道中,更没有“红榜”一说

“黑榜”真假混杂

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有大量以“3·15红黑榜”“3·15黑榜避雷”为标题的帖子。但上海辟谣平台比对今年乃至历年晚会内容,发现不少榜单中存在信息失真。

有的入榜企业不是央视“3·15”晚会的曝光对象,却被冠以“央视曝光”的名号;部分自媒体曝光、难辨真假的内容,甚至也出现在部分榜单中。

还有的企业虽曾被媒体曝光,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件。被曝光后,涉事企业进行了整改并通过监管部门检查,近年来也没有因为违法行为被监管部门或媒体再次曝光,却因为“历史污点”上了所谓“今年3·15黑榜”。

诚然,有过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应当谨记教训,用诚信经营挽回声誉,但互联网时代的营商环境也强调动态监管与整改包容。如果企业已经合法经营,却一直被旧事重提甚至被加入“今年3·15黑榜”,并不公平。从根本上看,发帖者的相关做法并不是“监督”,而是“抹黑”,违背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导向。

“3·15”支持监督,但合理合法的监督应该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为集中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近日已经部署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内容不准确的“3·15黑榜”已经侵害了部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误导了消费者。所以,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应当承担起审核责任,不能放任那些错误的榜单扩散。

这些“红黑榜”都是网民自行整理的,并非官方报道,不少品牌压根没有出现在官方报道中,更没有“红榜”一说

“红榜”无中生有

与“黑榜”相比,更具危害性的是凭空捏造的“红榜”。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历届“央视3·15”晚会都没有发布过“红榜”或“推荐名单”,其他主流媒体也没有发布过类似的“榜单”。但很多自媒体以“3·15打假公布红名单”“2025年良心国货”“质量过关红榜”等噱头,发布所谓的“红榜”,为特定品牌“贴金”。

比如,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卫生用品翻新乱象,却没有介绍任何品牌质量可靠,可在部分“红榜中”中,出现了多个卫生用品品牌。

再如,部分“红榜”上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却被发帖者没有任何依据地冠以“口碑稳定”“价格合理”“质量不错”等关键词。要知道,官方媒体在客观报道时,压根就不会使用这类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褒义词。

以上种种细节显示,相关“红榜”大概率是部分营销号利用“3・15”影响力,为达到自身目的而编造的。从动机上看,“红榜”造假者或发布者大概率与“上榜”企业存在利益勾连。他们利用公众在“3・15”期间对消费信息的高度关注,炮制“红榜”,将这些企业包装成行业典范,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从中获取推广费用。

从手段看,造假者为了迷惑消费者,还费了些工夫,包括在“红榜”上罗列一些知名度较大的品牌,然后才是那些知名度低的品牌。对消费者来说,如果跟着“红榜”消费,很可能误选产品或服务,为虚假宣传买单。

【记者手记】监督不应异化为“灰产狂欢”

不论是央视的“3·15”晚会,还是“3·15”前后不同媒体的监督报道,其根本目的都在于推动企业、行业整改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并非制造对立或营销炒作。但是,社交平台出现的各种假借“3·15”榜单的目的并非如此,并反映出两大深层问题——

其一,信息甄别机制缺失。平台算法偏好“标题党”和情绪化内容,导致真假信息混杂传播。例如,这些帖子看似是提醒消费者“避坑”,其实是为了推广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品牌,甚至不排除部分账号借“黑榜”敲诈勒索相关企业。如果平台的算法不加辨别就加以推广,无异于助纣为虐。

其二,打着个人名义的“总结帖”信息模糊,法律追责难度大,优化网络营商环境任重道远。这些发布“红黑榜”的自媒体账号大多模糊措辞,用“网传榜单”“网友整理”等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消费者乃至当事企业未必能举证他们具有主观恶意。可从结果看,这类榜单又实实在在误导了消费者,并伤害到部分企业的合法权益。

所以,面对各种“榜单”,需要多方协同治理。对平台而言,改一改算法很重要,不能看到“提醒”“避坑”“黑榜”等看似“善意”的标题,就加权推广。而对消费者来说,也不能轻信所谓的“经验帖”“总结帖”,因为这类帖子背后,很可能正是那些打着“提醒”却算计着消费者钱包的营销号,从编造榜单到找人发布,形成一条营销灰色产业链。

此外,平台、监管部门也可以明确“旧闻新炒”的边界,防止合规企业被恶意攻击。

总之,“3·15”不该成为营销号收割流量的“狂欢节”,更不能被造假营销灰产所利用。无论是虚构“黑榜”制造焦虑,还是编造“红榜”误导消费,都是对公众信任的践踏。唯有坚守“实事求是”的监督原则,才能让消费者权益保护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

相关内容

敦煌艺术的发源地,感受甘肃...
酒泉这个名字,相比很多人会将其与我国的航天发展事业紧密相连。这座有...
2025-05-12 19:24:17
中超积分榜:申花蓉城同分位...
中超第12轮战罢,最新积分榜形势如下。申花、蓉城分列前2,国安、海...
2025-05-12 19:24:10
青春风暴!本轮王钰栋双响刘...
中超第12轮,多名U20小将状态出众奉献精彩表现,刮起中超青春风暴...
2025-05-12 19:23:18
埃泽推射破门,水晶宫1-0...
埃泽推射破门,水晶宫1-0领先
2025-05-12 19:22:33
半场战报:热刺0-1水晶宫...
比赛综述北京时间5月11日,英格兰足球顶级联赛第36轮,托特纳姆热...
2025-05-12 19:21:34
印巴冲突双方都“赢了”?宣...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当地时间11日印度国防部举行的发布会上,印度空军...
2025-05-12 19:17:22
视频|金价大跌3%,概念股...
5月12日下午,现货黄金日内跌幅扩大至3%,报3223.79美元/...
2025-05-12 19:16:53
浙江300元一天招守鸟人 ...
在浙江,如今竟有 300 元一天的“守鸟人”工作。这份工作的独特之...
2025-05-12 19:14:27

热门资讯

浙江300元一天招守鸟人 住海... 在浙江,如今竟有 300 元一天的“守鸟人”工作。这份工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守鸟人需驻守在海岛之上。海...
卫星影像显示妙瓦底断电见成效 卫星影像清晰地展示了妙瓦底在断电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从影像中可以明显看到,曾经因电力问题而频繁闪...
上海“新地标”居然是一只哈士奇 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中,竟然出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地标”——一只哈士奇!这只哈士奇仿佛一夜之间...
40名中国籍偷渡人员从泰国被遣... 近日,40 名中国籍偷渡人员从泰国被成功遣返回国。这一行动彰显了中国政府坚决打击偷渡行为、维护国家边...
斥资10亿美元 美国农业部遏制... 美国农业部斥资 10 亿美元全力遏制“蛋荒”危机。这一巨额投入旨在缓解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鸡蛋供应短缺问...
连续9年减少 日本去年出生人口... 连续 9 年减少,日本去年出生人口竟创逾 120 年来新低。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日本社会诸多深刻变化...
俄罗斯代表团抵达美国驻伊斯坦布... 俄罗斯代表团抵达美国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这一行动引发广泛关注。此次谈判旨在就俄美双边关系等重要议题展...
中方回应鲁比奥涉中俄关系言论:...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某些政客的无端指责和恶意挑拨。鲁比奥有关涉中俄关系的言论,完全是美方出于一己私利的恶...
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 小米 SU7 Ultra 堪称惊艳之作,其开售仅 2 小时,大定数量就已突破 1 万台!这一成绩彰显...
43个月来首破10% 土地市场... 43 个月来首破 10%,土地市场这一突破释放出多重信号。一方面,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