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光,一位致力于传承东张窑千年薪火的匠人。东张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精湛的技艺,而林秀光便是这薪火的守护者与传递者。他日复一日地沉浸在窑炉旁,用双手塑造着每一件瓷器,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他深知东张窑的价值,通过不断钻研和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古老的东张窑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的坚守与努力,如同那不灭的窑火,将东张窑的千年文化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艺术财富,让东张窑的辉煌在岁月中得以延续。
复活失传的宋代黑釉瓷技艺
林秀光:传承东张窑千年薪火
林秀光展示他制作的黑釉瓷。
“我要让东张窑这块海丝文化瑰宝重焕光彩,助力政府打造东张宋窑研学基地、宋窑遗址公园和宋窑古驿道,让它的故事传遍世界。”今年53岁的林秀光是福清市东张镇香山村石坑自然村人,作为福清东张窑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复活了失传近千年的宋代黑釉瓷技艺,传承东张窑的千年薪火。
福清东张宋窑是宋代福建四大窑之一,以烧制乌金黑釉和青釉为主,产品名噪一时,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其中,乌金黑釉茶盏深受日本茶界推崇,被称为“幅州盏(即福州盏)”,是海丝文化的历史见证。
林秀光在宋窑遗址旁长大,房前屋后有不少裸露的瓷器碎片。成年后,他走上陶瓷研究的道路,逐渐了解到东张宋窑的历史和地位。
“宋代黑釉瓷技艺一度失传。”10年前,林秀光看着建盏产业风生水起,就想着复活东张窑的这门技艺。没有文献记载,没有师傅,林秀光只能自己摸索。2016年,他建起小窑,利用本地黏土反复试验。“第一次烧,两窑全废,一个成品都没有。”林秀光说,经过数十次尝试,他慢慢摸索出了门道,成功还原了福清东张窑古瓷(黑釉瓷)制作技艺。
作为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林秀光还注重创新求变。他深知,传统若不与时代接轨,便难以“火”起来。他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研发了缩小版的黑釉瓷,将它制作成文创产品。
今年,石竹山景区和高铁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石竹山景区管委会、东张镇政府相继启动东张宋窑研学基地、宋窑遗址公园和宋窑古驿道等3个项目,这让林秀光变得更有信心。他和团队还计划打造“千年瓷韵”数字展览小程序,把黑釉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23年,林秀光被评为“福清工匠”。对此,他谦虚地说:“我是东张人,烧窑、守艺,就是为了传承发扬家乡的文化。”(记者 王光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