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商业这片江湖里,汪海绝对是响当当的 “狠角色”。1992 年的纽约,那场面紧张得能拧出水来。美国记者阴阳怪气地质问他脚上穿的是不是双星鞋,汪海二话不说,当场把鞋一脱,高高举过头顶,用英语大声喊:“China Double Star!” 这一举动,直接在美国舆论场掀起了惊涛骇浪,甚至有媒体调侃他是继赫鲁晓夫后,第二个敢在美国公众面前脱鞋的 “狠人”。谁能料到,曾经风光无限的 “中国鞋王”,如今却传出被自家人 “逼宫” 的消息,实在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2025 年 4 月 28 日,一封给双星鞋服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在网上炸开了锅。虽说没有实锤,但大家都猜测这信是汪海写的。信里的内容堪称 “劲爆”:4 月 11 日下午两点多,汪海正在 29 楼家里健身,亲孙子汪子栋突然冒出来,把他堵在房间里,还一把扯断电话线,非要他交出集团管理权。整整两个多小时,汪海被限制自由,直到警察赶来才解了围。等他跟着警察到集团四楼办公室一看,好家伙,监控设备被砸得稀巴烂,党建学习园地也被撕得七零八落。虽说双星名人集团下属企业赶忙出来辟谣,还有知情人说在追查信的源头,但外界早就议论纷纷了。毕竟双星运动鞋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看到曾经的国民品牌闹成这样,谁能不觉得可惜?
上世纪 80 年代,汪海就是个 “天不怕地不怕” 的主儿。那时候市场经济还没完全放开,上头下了 “不准私售” 的命令,他倒好,带着员工趁着夜色偷偷出去卖鞋。1984 年,他干了件在当时堪称 “疯狂” 的事儿 —— 以企业的名义邀请全国 43 家媒体开新闻发布会,还给每人发一双鞋试穿。要知道,那会儿改革开放才六年,企业开新闻发布会那可是 “雷区”,汪海这胆子大得没边儿!不过这招还真灵,双星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可麻烦也跟着来了,7000 元招待费成了别人攻击他的 “把柄”,还被 “请” 到了市纪委。面对指责,汪海一点不怵,有人说他请客用盆装菜太浪费,他直接怼回去:“哪条规定说菜只能用碗装?” 气得纪委副书记拍桌子,他更硬气,连拍两下桌子回呛:“我又不是罪犯,你吓唬谁!” 说完扭头就走。
在商场上,汪海更是不服输的 “拼命三郎”。去广交会,被告知只能以省市为单位参会,他偏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在楼梯口搭柜台、举牌子,靠着低价和新款吸引眼球,硬是把双星鞋卖到了海外,五年出口额突破 5000 万美元。他心里明白,要和耐克这些国际大牌掰手腕,技术才是硬道理。于是跑去日本考察,回国后建了国内第一条冷粘线,还通过来料加工学技术、搞管理,最终把双星送上了国内运动鞋龙头的宝座,销量甚至超过了耐克,妥妥的 “中国鞋王”。
但成也性格,败也性格。汪海把双星从国企剥离并私有化后,个人英雄主义越来越严重,搞起了家族式管理,儿子、女婿、外甥、孙子都被安排进集团核心岗位。这种管理模式埋下了不少隐患,盲目进军轮胎业务,却忽视了鞋业研发,还出现品牌换标、渠道失控等问题。2008 年,和西南大区负责人刘树利的内讧,差点让双星 “翻了船”。如今,连最亲的家人都和他闹掰了,曾经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
再看看其他企业,李锦记打破血缘限制,重新构建治理体系,让百年品牌重焕生机;华为建立 IPD 流程、实行轮值 CEO 制度,从人治走向法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都说明,光靠个人说了算和家族管理是行不通的,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企业才能走得长远。汪海的经历,给所有企业家都提了个醒:别让家族内耗拖垮了企业,制度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
上一篇:徐静蕾与童蕾是一个人吗?
下一篇:陨石真的能给人带来能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