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婵宝以后拿不到冠军,大家别骂她,她真的尽力了。 ”
全红婵父亲这句带着哽咽的请求,让无数人破防。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现场,全红婵以0.3分的微弱差距摘银。
当镜头扫过观众席时,她父亲攥着矿泉水瓶的手青筋暴起,眼眶通红。
这个出生在广东湛江迈合村的姑娘,人生剧本比电影更跌宕。
七岁那年,她光着脚在村小学水泥地上跳格子,被跳水教练陈华明一眼相中。
“立定跳远1米2的个子能蹦出1米76! ”陈教练至今记得当时的震撼。
全红婵连游泳池都没见过,就踏上了跳台。
露天训练场的水泥跳板被太阳烤得发烫,得靠教练不停泼水降温。
她每天要完成400次陆上跳,脚踝肿得像馒头,晚上睡觉都得垫高腿。
2021年东京奥运会,全红婵用三跳满分的“水花消失术”震惊世界。
466.2分的总分直接刷新历史纪录,外国解说员喊到破音:“这是跳水教科书! ”
没人知道,她赛前刚经历发育关——半年长高7厘米,动作全部推翻重练。
教练何威仪透露,那时候她每天绑着5公斤沙袋训练。
有次完成207C动作(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时腰部旧伤复发,疼得趴在垫子上半小时起不来。
2023年福冈世锦赛,全红婵以1.9分之差输给陈芋汐。
热搜榜瞬间被“千年老二”的词条屠榜,有网友嘲讽:“奥运冠军就这水平? ”
其实那场比赛前三天,她还在发烧打点滴,上场前吃了双倍剂量的止痛药。
全红婵老家至今保留着2014年的全家福。
照片里五兄妹挤在开裂的土墙前,母亲车祸留下的拐杖歪在墙角。
父亲全进华回忆:“那时候全家存款不到2万块,她妈每个月药费要5000。 ”
巴黎奥运周期,全红婵遭遇更残酷的发育挑战。
身高突破1米5后,她需要把入水转速提高15%才能压住水花。
国家队科研组的数据显示,她的训练负荷达到每天5800千卡,相当于连吃23碗米饭。
2024年5月4日,全红婵在社交平台发图配文:“结束,累死我了。 ”
照片里她笑着举哑铃,手腕上的肌贴层层叠叠,评论区瞬间涌入5万条加油。
但很快有营销号带节奏:“奥运冠军抱怨训练苦? ”
全进华在村里开果园后,有企业送来20万“慰问金”。
这个皮肤黝黑的农民当场拒绝:“我女儿是运动员,不是摇钱树。 ”
他只收下一束百合花,摆在女儿奥运夺冠的报道剪贴本旁边。
2024年游泳世锦赛上,全红婵与陈芋汐搭档双人10米台。
两人在训练馆互相纠正动作的视频冲上热搜,网友发现她们连拧矿泉水瓶都保持同步。
当解说员喊出“金牌属于中国”时,全红婵第一时间把师姐推向采访镜头。
湛江体育局的记录本上记着一组数据:
全红婵30米跑仅需4.5秒,肋木举腿10个只用13秒,远超同龄选手。
但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在食堂永远只敢吃七分饱,睡前要称三次体重。
巴黎奥运会摘银后,全红婵把自己关在更衣室二十分钟。
出来时眼睛还红着,却主动拥抱了冠军选手:“她值得这个分数。 ”
有记者拍到她的训练笔记,最新一页写着:“今天207C的水花小了一点。 ”
全红婵的哥哥现在直播卖火龙果,直播间从不说“冠军妹妹”。
有次全红婵偷偷用管理员账号留言:“哥,你头发该剪了。 ”
被发现后慌得连发三个捂脸表情,粉丝笑称这是“冠军の社死现场”。
国家跳水队公布的训练录像里,全红婵正在攻克109C(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
这个男子选手都发怵的动作,她每天要摔进泳池30次。
教练组透露,她的掌骨曾因过度冲击出现骨裂,现在双手缠满防磨胶带。
湛江村里新修了文化广场,全进华把女儿所有奖牌锁在玻璃柜里。
柜子最下层摆着全红婵的第一双跳水鞋——鞋底磨穿的飞跃牌布鞋。
旁边贴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要拿冠军给妈妈治病。 ”
2024年8月19日,全红婵在巴黎奥运村给家里打视频电话。
母亲炫耀新买的电动三轮车,父亲突然插话:“家里甘蔗收成好,你别有压力。 ”
镜头晃过她床头摆着的全家福,窗台上放着粉丝寄来的3000封手写信。
下一篇:诛仙3归云赤乌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