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报道称,中美近日在日内瓦经贸发布会谈联合声明,同意大幅降低加征的关税“为期90天”。美方暂停2025年4月实施24%的关税,保留10%的关税;美方取消2025年4月宣布加征的报复性关税——总体上来讲,将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下调至30%。设定了“90天暂停期”,在这90天之内将继续展开磋商,以确定“24%的关税”是否会被加征。换句话说,这更像是“停火协议”而非“和平条约”。短期内是利好,但整体形势并未根本改善,二次加征的风险依旧存在。
未来中美谈判主要集中在两条主线,一是基于广义贸易和市场准入的谈判,主要是针对暂缓的24%关税部分;二是芬太尼问题谈判,主要针对20%的关税。这和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处理类似,需要公安/缉毒口的官员进行磋商。如果能达成一致,今年加征的关税水平可能阶段性进一步下降至10%。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除了对等价降低关税外,还额外附加了“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我们认为其中对于稀土出口的限制可能是美国经济重要的“七寸”。
美国白宫(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表示,中美双方在日内瓦的经贸会谈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承诺取消91%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相应地,中方也取消91%反制关税,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双方各自保留10%的关税。美方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无理加征两轮关税,中方均第一时间采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在内的反制举措,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另外,在中美联合声明的开头,写了这么几句话,包括“中美都认识到了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双方同意“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向前发展”。或许大家会以为这只不过是几句可有可无的客套话,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实际上是中方过去一直向美方要求和强调的,而且基本上就是中方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精神,这一次它居然被写进了中美联合声明中,这也就意味着,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理解与要求,已经完全被美方照单全收了。
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资料图)
然而,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近日称,美方已向中方明确表示,若在芬太尼问题上不进行协调,中方必须付出代价,而且中国确实有能力阻止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流通。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美方无视中方善意,对中国无理加征芬太尼关税,这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也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他强调,美方如果真心想同中方合作,就应该停止对华的抹黑推责,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进行对话。
中方2023年发布的《美国国内毒品问题现状》报告指出,美国是全世界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吸毒人数约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根据美国疾控中心下属的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估算,在2023年全国共有107543人因吸毒过量死亡,其中有74702人死于芬太尼。在1999年,芬太尼过量使用导致了730人死亡。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这一数字已经翻了一百倍。因过量吸食芬太尼导致的死亡人数两倍于甲基苯丙胺(冰毒)、近三倍于可卡因、十几倍于海洛因。
华盛顿(资料图)
美国至今仍未永久整类列管芬太尼,相关监管措施也迟迟没有落实到位,导致药物滥用和毒品泛滥问题愈演愈烈。美国人口占全球人口不到5%,却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可谓全球禁毒事业的黑洞。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主的合成阿片类物质滥用过量致死人数达7.5万,占全部药物过量致死人数的近70%,成为美国18岁至45岁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一“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致命的毒品威胁”,美国政府却无所作为。
美国芬太尼问题根源在于其自身监管漏洞和药物滥用。华盛顿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并采取加征关税等极端手段的做法,也令美媒质疑,“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究竟是如何变成一个外交政策问题的?芬太尼问题真的应该归咎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吗?”美国VOX新闻网日前发文指出,在过去两个月里,芬太尼在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政策中扮演了出人意料的突出角色。许多批评人士直言,特朗普实际上是拿这个问题当做掩护,为他的贸易和移民政策制造一个所谓基于安全考量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