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越
刷新城市形象,这将是佛山在“十五五”面临的一项“考题”。
当一个城市走向更大规模、更高能级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城市形象的问题。
佛山市委、市政府对当前的城市形象不够满意。今年初,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这样表述:“城市形象不够多彩,工业城市印象比较刻板单调,第三产业相比制造业发展滞后,文化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
这段话提到的现象,说到了很多人心中。本地很多普通老百姓、乃至外地的专家学者、党员干部、企业家,一提到佛山,往往首先会想到各种工业产品、工业厂房、园区。
原因解析也说到了点子上。佛山城市形象的主要不足,就是“工业城市”这个品牌,已明显遮盖了佛山其他要素的光彩,堪称“一工独大”。这就是为什么说佛山“城市形象不够多彩”。
这也难怪。工业是佛山赖以立足的经济支柱,佛山制造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走进了亿万家庭,佛山的城市形态也受到了工业发展的明显影响。有今天的情形,是可以理解的。
万亿工业大市无疑是响当当的产业招牌,但在大众传播中,工业有时却不如一碗双皮奶、一艘漂移的龙船吸引人。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工业大市,都把“工业”作为城市的第一标签。成都、长沙、武汉、杭州、苏州乃至重庆、上海,都是真正的工业大市,但这些城市最鲜明的城市形象,绝对不是“工业城市”这四个字,而是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火锅和熊猫、休闲和消费、长江和西湖、吴侬软语和国际化。
这些城市的选择也证明,坚守制造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产业精神;但要面向大众塑造城市形象,“工业城市”却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所以,佛山还需要找准方向,塑造更加丰富、综合、立体、有温度、有高级感的城市形象。
“十五五”,新开端。佛山有能力、有底蕴干成这件事。一座人口近千万、GDP超过1.3万亿的城市,一个大湾区极点城市,一个被誉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城市,绝对不是只有“一面”。
解题的进程,已提前开始。2025年的夏天,从顺德美食到两江美景,从叠滘龙船到华晨宇演唱会,佛山正在用一场场演艺活动、体育赛事、一个个更岭南的文旅节点重新塑造着人们对这座老牌工业城市的印象。
这种爆发正是佛山全市一盘棋整体谋划的结果。其背后,是佛山市委“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的谋划。
这是一招深谋远虑的好棋。文旅不仅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塑造、传播城市形象的“超级媒介”。发展文旅既要赚钱,也要为“新佛山”打造新IP。
借着文旅崛起,背靠佛山的工业资源,佛山将向世界讲述新的佛山故事,塑造新的佛山形象。
【作者】 赵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