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关注一下韩国政坛的情况,一场好戏就要上演了。
日前,韩国总统选举蓄势待发。根据最新民调显示,最大反对党共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支持率遥遥领先,不出意外的话,李在明当选下一任韩国总统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现在李在明发表的一些政治言论,都可视为未来韩国政治改革的方向。日前,李在明就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他修宪的决心。
按照李在明的规划,他当选总统后将修改总统任期制度,把韩国总统 5 年单任期制改为 4 年可连任制,同时扩大国会机构与总理的权力,以实现对总统的监督与约束。说白了,李在明的目的是改变韩国以往 “强势总统” 的特点,削弱总统权力的同时赋予其连任资格。而且李在明现在有一张 “好牌” 可打,那就是以尹锡悦政府曾实施戒严为例,证明总统权力过大会危害社会。
为何李在明要修改总统权力?答案是为了打击韩国财阀。韩国财阀与总统权力之间有何关联?
我们知道,韩国财阀在国内话语权极大,而当前韩国体制实际上保障了财阀的话语权。韩国总统受贿率高并非偶然,财阀可通过与总统进行利益交换来控制政治。总统权力过大,就能为财阀开更多 “绿灯”,且由于不连任,总统无需顾虑与财阀勾连过深会影响自身在党内及民间的支持率。
李在明看清了这一症结,因此试图通过修宪重构韩国政治生态,从根源上斩断财阀与总统间的利益链条。
但财阀势力盘根错节,绝不会坐以待毙。过去,并非没有左翼总统试图打击财阀:前总统卢武铉试图整顿财阀却遭弹劾下台,最终跳崖自杀;文在寅推动《公平交易法》修订,却因任期将满遭保守派反扑。这是因为三星、现代等大财阀掌控着韩国经济命脉 —— 其每年贡献超六成 GDP,还深度渗透传媒、教育等领域。一旦修宪成功,财阀失去对总统的 “控制权”,无异于被砍掉 “政治臂膀”,必然会动用一切资源阻挠。
不过现在,李在明迎来了一个好时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产业链上对韩国产业形成的持续压力,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其改革。一个典型例子是,尹锡悦政府此前追随美国 “芯片四方联盟”,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导致韩国半导体企业失去大量中国订单。这种产业竞争压力,促使韩国民众开始反思财阀主导的产业模式,其效果可能比任何宣传都更直接。
长期以来,韩国财阀将资源集中于少数优势产业,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受限、就业机会减少。而中国经济发展中注重扶持中小企业、推动产业多元化的经验,给韩国民众带来启发。李在明提出打破财阀垄断、扶持中小企业、推动产业多元化的主张,恰好契合了韩国民众对经济转型的期待,从而获得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