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顶山文旅圈出了个挺有意思的新闻——有热心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建议,邀请咱平顶山走出去的青年演员刘昊然来当旅游宣传大使。怎么说呢,这主意确实挺妙,毕竟现在各地文旅都在打"明星牌",像淄博靠烧烤出圈,哈尔滨用冰雪揽客,咱平顶山要是能请到本土明星站台,那关注度肯定蹭蹭往上涨。
名人效应的文旅新思路
话说回来,这届网友是真会想。建议里特意提到,刘昊然作为新生代演员,形象阳光健康,粉丝群体又以年轻人为主,特别适合推广"山水鹰城·青春活力"的城市形象。你懂的,现在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可不就是90后、00后嘛!刷短视频、追星打卡、发朋友圈,这些年轻人的玩法,正好能和刘昊然的明星效应无缝衔接。
平顶山市委的回复也挺实在,直接说文旅部门已经在考虑这个方案,目前正在申请经费。虽然具体细节还没敲定,但至少说明官方是认可这个创意的。对了突然想起,去年洛阳请王一博当文旅推广大使,效果就相当不错,龙门石窟的年轻游客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从煤城到旅游城的华丽转身
可能很多人对平顶山的印象还停留在"煤城"上,毕竟这里的中南地区最大煤田和3300亿吨钠盐储量确实名声在外。但实际上,这座城市早就在悄悄转型了——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这些金字招牌可不是白拿的。现在大力推进的平西湖改造、山顶公园升级,明摆着是要把"工业重镇"的标签换成"山水之城"。
网友的建议里还特别提到景区精细化服务,比如在步道转角加分类垃圾桶、在湖边规划亲子乐园什么的。这些细节看着小,但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可大了去了。怎么说呢,现在大家出门玩,早就不满足于"看个景拍个照"了,能不能遛娃、方不方便发朋友圈、厕所干不干净,这些才是决定口碑的关键。
明星代言的"双刃剑"效应
不过话说回来,请明星代言这事儿吧,也不是说请就请的。首先得考虑预算问题,像刘昊然这个级别的演员,代言费估计不是小数目;其次还得看艺人档期和配合度,毕竟旅游推广不是拍个宣传片就完事的,后续的线下活动、社交媒体互动都得跟上。
另外啊,明星效应是把双刃剑。好的方面当然是可以快速带来流量,但万一艺人后期出点什么负面新闻,对城市形象的反噬也很可怕。这方面国内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所以平顶山文旅部门现在谨慎推进,先申请经费再做打算,这个节奏把握得还是挺稳的。
年轻化的文旅营销该怎么玩
说到具体怎么操作,网友的建议其实给出了很棒的思路。短视频平台肯定是主战场,刘昊然要是能拍几条"带你逛平顶山"的vlog,再设计几个网红打卡点,那传播效果绝对杠杠的。还可以搞些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比如粉丝见面会放在平西湖边上,或者开发"刘昊然同款"旅游路线什么的。
景区服务方面,那个增设亲子设施的建议特别到位。现在带娃出游的家庭越来越多,但很多景区的儿童设施都跟不上。要是在平西湖边弄个无动力乐园,在山顶公园建个观景儿童区,保管能成为小红书上的爆款打卡点。你懂的,现在宝妈们选目的地,第一看的就是"孩子能不能玩得开心"。
在地文化才是长久之道
当然啦,明星代言终究是锦上添花,真正能留住游客的还得是靠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平顶山作为"曲艺之乡",马街书会这样的非遗项目就很有特色;而作为"中国岩盐之都",盐文化主题旅游也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可能有人会觉得,请明星会不会太"快餐式"了?但其实吧,文旅推广本来就需要多层次发力。明星带来流量,文化沉淀内涵,服务保障体验,这三者一点都不冲突。就像做菜,既要有吸引人的卖相,更要有回味无穷的滋味,你说是不是?
目前平西湖和山顶公园还在建设中,据说建成后要申报国家A级旅游景区。这个时间点请刘昊然代言,说不定能赶上景区开放的热度,来个双响炮。对了突然想起,刘昊然在《唐人街探案》里演的天才少年形象,和"智慧旅游""数字文旅"这些概念还挺配的,要是能把这个梗玩起来,营销效果肯定更出彩。
怎么说呢,城市文旅推广这事儿吧,既要脚踏实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学会借势营销。平顶山这次考虑邀请本土明星代言,至少说明开始重视年轻客群的市场了。至于最后效果如何,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