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吴佳妮受邀为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文旅融合赋能贵州民族传统刺绣创新设计与应用”研修班授课。吴佳妮教授以《基于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与探索》为主题,通过贵州文旅产业的创新实践案例,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关于区域文旅发展的深度解读。
课程以详实的数据展现了贵州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贵州省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印证了贵州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吸引力。此外,课程还深入解读了贵州的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她结合遵义会议会址、王阳明龙场悟道遗址等经典案例,详细阐述了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潜力和路径。她指出,贵州“因山而名、居山而爽、向山而生、越山而进、凭山而贵”的文化特性,以及18个世居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多元文化,构成了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还介绍了贵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每一处都彰显着贵州的独特魅力。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一致认为,吴佳妮教授的课程案例丰富、分析透彻,为大家立足本土特色打造文旅IP、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