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内陆,重庆正成为投资界的 “顶流”:央企密集签约、西洽会全球瞩目、头部机构扎堆落户…… 这座城市究竟有何魅力,让 “国家队” 纷纷加注?从三大维度,看重庆的投资吸引力密码。
一、西洽会:全球资源的 “磁吸平台”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投资贸易盛会,西洽会已成为重庆走向世界的 “金色名片”。前六届累计签约超 1200 个项目、引资超 2 万亿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万亿级产业占比超 60%,外资项目覆盖新加坡、德国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
西洽会的成功,本质是重庆 “内陆开放高地” 定位的具象化 —— 依托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网络,这里成为连接 “一带一路” 与长江经济带的枢纽,让全球资本看到 “投资重庆 = 抢占中国西部市场” 的战略价值。
二、国家队:央企布局的 “战略必选”
央企密集入渝,源于对重庆 “国家战略叠加区” 的深度认可。2024 年以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 45 家央企集中签约 17 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覆盖智能装备、新能源、城市更新等关键领域。
重庆的主动作为,更让央企吃下 “定心丸”:市政府高频赴京对接,搭建 “央地合作座谈会” 等专属平台,推出新能源汽车测试场景、AI 工厂改造等 “机会清单”,将城市发展规划转化为具体投资场景。2024 年重庆 GDP 突破 3.2 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3%,用数据证明:投资重庆,就是投资中国经济的 “稳健增长极”。
三、投资机构:产业生态的 “价值发现”
重庆已形成 “投资 — 培育 — 上市 — 再投资” 的良性循环:中信投控、弘晖基金等 21 家头部机构携 64 家企业签约 90 亿元,股权投资基金累计在渝投资超 1500 个项目、金额破千亿,培育出山外山、西山科技等明星企业。
这里的吸引力,藏在 “全产业链生态” 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19 家整车企业与 1200 余家零部件企业集聚,本地配套率超 60%,让资本看到 “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串配套” 的乘数效应;生物医药产业,重庆构建 “研发 — 中试 — 生产” 全链条,仅两江新区就集聚 300 余家相关企业,形成 “创新药 + 医疗器械 + 精准医疗” 的产业集群。
从西洽会的全球资源汇聚,到央企的战略级布局,再到投资机构的价值发现,重庆的吸引力正在多维叠加,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正在用行动证明:投资重庆,就是投资中国经济的未来。